普项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穿唐后,导师和我面面相觑 > 221.第221章 送给老师的礼物
    倘若让安禄山选择,安禄山会选择一个更恰当的时机。

    他再发育几年,将河北之地全部掌握,最好还能染指河南和河东。而后趁着李隆基那老家伙老死驾崩,太子李亨和寿安公主李安娘争夺皇位闹得不可开交,大唐内政动乱之际悍然起兵,一路往西南而下,打下长安城,瓮中捉鳖,把李亨和李安娘都宰了,而后把李唐皇室都杀了,自己再登基称帝。

    可惜时不待他,他左等右等,李隆基一点要死的样子都没有,李安娘发育速度飞快,更糟糕的问题是他的身体这两年大毛病小毛病不断。

    再不造反,他就要被李隆基和李安娘熬死了!

    李隆基就罢了,六七十岁的老东西了,说不准哪一日得个风寒熬不过去就死了。可李安娘才十八岁啊,比他小儿子还小许多,他恐怕坟头草都熬到腰高都熬不死李安娘,只有李安娘熬死他的份。

    安禄山觉得老天真不公平,老天既然让他一个杂胡生了造反之心,还有了造反的本事,为何就不能再让他的造反之路再顺遂些呢。

    不过安禄山转念一想,如今的时机也不错。他先前忌惮的王忠嗣被罢了将,还成了连马背都爬不上去的瘸子,压制他十几年的李林甫又死了,大唐宰相换成了杨国忠那个废物,李隆基日日沉迷声色犬马,被他糊弄的对他深信不疑。

    李安娘固然有些棘手,可到底年纪不大底蕴还单薄,又被扔到了剑南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听说南诏瘴气重,最好能毒死李安娘。就算毒不死她,也能牵制她几年,到时候自己趁着她战况焦急之时在北方造反,挥兵南下,先拿下长安,而后从背后给李安娘一击,不愁她不死。

    再加上朝廷奢靡,对河北之地的赋税越来越重,去岁河北又遭了旱灾,百姓怨言四起,河北世家也对关陇世家不满已久。

    的确是个造反的好时机。

    “吩咐下去,尽快囤积粮食,加强训练,把驻守在平卢边境的平卢军都调回范阳。”安禄山目中闪过一丝凶光。

    开元二十三年,那是他第一次去长安城,他活了几十年,从未见过那样繁华的地方。长安繁华,灯火辉煌,酒肆庙宇遍地都是,东市西市热闹无比,美人无数,风里都带着香气,烟柳青青,河水粼粼,万间宫阙千家楼阁。多好的地方啊,和边塞一点都不一样。

    边塞只有漫天的沙尘和比刀子更锋利的寒风,还有流不尽的血。

    先前安禄山一直都以为他想要的东西是富贵,直到天宝元年,他终于有机会踏入大明宫,面见帝王,安禄山才终于知道他想要什么。

    他想要权力,他想要当皇帝。

    他不恨长安繁华边关贫寒,他只恨长安城的主宰不是他。

    听到自家主公终于要开始举兵,严庄和高尚二人都精神一阵,严庄是恨李隆基有眼无珠,不用自己,方才让他不得不跟随安禄山这样的粗鄙之人谋逆。高尚则只是单纯喜欢造反,有人喜欢金银,有人喜欢美人,高尚生来就喜欢造反。

    “让咱们手下的探子快些收集军情,从范阳到长安,这一路上哪处驻军难缠,哪处防卫不严,咱们都得知道。”安禄山催促着。

    原本他还有耐心等,可一旦决定了要反,安禄山便一刻都等不得了,恨不得今日便起兵,明日便攻克长安称帝。

    李隆基、李安娘,他一个都不会放过。

    李长安离开长安后并未直奔剑南,而是选择了在洛阳停了几日而后再南下。

    “行赏忠厚之论……”

    沈初正拿着一卷书卷,负手在书塾中洋洋洒洒讲解。

    书塾中一群青年中年各个正襟危坐,面前桌案上摊放着他们写完的策论。

    沈初口若悬河讲了半个时辰,这才意犹未尽下课。

    一出门,就对上了一张气鼓鼓的脸。

    “真是不得了了,老师现在桃李满天下,我都排不上号了。”李长安不乏嫉妒道。

    沈初带着李长安往书塾外走,闻言不由无奈:“你都多大了,还吃醋呢。”

    “哼哼,我才是老师亲学生,老师不管我,反倒去管别人。”李长安理直气壮。

    她认为自己很占理,天下谁不知道皇家最最霸道,占有欲最强,大唐公主就合该不讲理。

    “我哪有不管你。”沈初深知要如何给小老虎顺毛,“我又不擅治政,洛阳政务有和政郡主处理,也用不上我,我贸然插手反而是给她添乱。”

    “倒不如接着做我的本职工作,教书育人,往后这些学子还都要称呼你一声师姐,你用起来也放心。”

    李长安被顺好了毛,又快活了起来。

    二人走到了书房,屏蔽左右,沈初便问起了李长安的打算。

    “安禄山那边已经开始加速收购粮食了,他怕是已经不想再等了。”李长安道。

    这是她的优势,经济和时局息息相关。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安禄山造反会瞒着其他人,可他收购粮食的动作却瞒不了人,往年安禄山虽然也一直在收购粮食,可把他每个月收购的粮食数量做成折线图,可以发现他收购粮食十分有规律。

    每年秋收之后粮食价格下跌,安禄山会通过几个大粮商大肆收购粮食,春冬季节粮食价格上涨,安禄山则会放缓收购粮食。

    可如今刚出正月,雪都还没有化干净,正是一年里面粮价最高的时候,范阳那边却一反常态在李长安手下几个粮商那都下了一笔大单子,甚至都没有讨价还价。李长安手下的粮商递上来的情报,崔家的粮商坐地起价,范阳那边也丝毫没有讨价还价,只要有粮食,无论贵贱尽数全收。

    思及此处,李长安心里顺带着给世家记了一笔。

    这些大粮商每一个都是背靠世家,普通百姓自己吃的粮食都不够哪来的多余粮食往外卖,只有世家土地多人口少,粮仓里堆满了粮食,有余粮往外卖。世家不是傻子,他们不可能猜不到安禄山要干什么。

    但是他们选择了漠视,反正王朝死活和他们无关,汉魏晋南北隋唐,这么多代王朝更迭,皇帝换了一个又一个,他们依然屹立不倒。只要自己囤积的粮食能高价卖出去就行,至于安禄山为什么要囤积那么多粮食,管他呢。

    说话间,李明锦也来了,李长安示意她坐下,然后就掏出了舆图。

    这是从那份天下兵马布防图上转印出来的部分舆图,十分详细。

    “范阳到剑南路途遥远,一来一回消息要传递数月,我不一定能及时收到消息。”李长安皱眉。

    除了她和老师们,谁都想不到唐朝内部防卫军废物成那样,安禄山从起兵到攻破洛阳甚至没用一个月。

    一个月,就算只行军不攻城,从范阳到洛阳也得快马加鞭才能走到。

    就连攻下长安也很快,从安禄山起兵到攻下长安,也就仅用了半年时间,而且那还是靠着封常清、哥舒翰接连死守潼关。如今哥舒翰在陇右好好的,李长安也不打算调他回来送死,长安只会被更快攻破。

    “如今洛阳兵强马壮粮食充足,到时候战争一起,李隆基的圣旨老师就只当做没收到,老师和明锦死守虎牢关就行。”李长安拿出了舆图,用箭头示意。

    “安禄山攻打不下洛阳,便会选择另一条路,从太原南下,绕过洛阳,直接抵达潼关。”李长安语速很快。

    安禄山虽然人品不太行,但是能坐到如今位置也不是全然没有本事,他打仗的本事并不弱,甚至还是如今将领中的佼佼者。

    从范阳到长安的路线有两条。其一从范阳南下,打下常山,而后直奔汴州,再往西攻破洛阳、潼关,抵达长安城,这是历史上安禄山所走的路线。

    其二从常山往西南方向攻下太原,而后直接往西南渡过黄河抵达潼关,攻破潼关就是洛阳。这也是有先例可循,唐高祖李渊当初造反走的就是这条路,从太原起兵直下长安。

    李长安在地图上标出了这两条路线。

    “潼关一旦陷落,洛阳就只能死守孤城。安禄山军会从东西北三个方向攻打洛阳。”李长安道。

    潼关未陷,洛阳还能据八关而守,潼关一旦陷落,洛阳就只能死守孤城,等待外援。

    “张九龄会尽快调动山南东道的士卒来支援洛阳,到时候我会直接带着襄阳军支援洛阳。”李长安把襄阳圈了出来。

    “还有王忠嗣,他留在洛阳可惜了,我要把他带到睢阳。”李长安冷静布防着。

    王忠嗣是攻将而非守城之将,洛阳有沈初李明锦,还有张巡便够了,加上王忠嗣也无用。王忠嗣可以放在睢阳,防止安禄山兵进入南方,到时候援兵到了他也可以率军北上反攻。

    至于腿瘸不能骑马,害,都不是事,只要人活着就能给她打工嘛。

    要不是李长安不会召唤鬼魂,她都想把自家祖宗从昭陵喊出来给她打工。

    要她说还得是自家鬼用起来放心,论起对大唐的忠诚,李长安相信没人能比唐太宗更忠诚……

    安排完了事情,李长安就开始给自己人画大饼了。

    她拍拍李明锦的肩膀:“明锦,好好干,到时候姑母发达了,封你当右相。”

    李明锦甜甜一笑。

    李长安又扭头看向沈初:老师,好好干,到时候学生我发达了,就封你……嗯,就送你一座大宅子,左边那座宅子送给李白,右边那座宅子送给杜甫,老师你住在李杜中间。

    沈初:“……”

    此时正在山里寻仙的诗仙和正在长安谋生的诗圣丝毫不知道自己已经被下一任帝王当成了礼物。

    “还有颜真卿,我也爱书法。”沈初缓缓道。

    李长安乐了,十分大方:“让颜真卿住老师家后边,吴道子住老师家前边。正好还能打造一个大唐文化坊市,一千年后留给后人当个五星级风景区。”

    沈初满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