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项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独宠夫郎 > 180-190
    第181章 黎荞拿了赞赏圣旨 给陶竹讨了个差事

    六皇子此问, 有些尖锐。

    但黎荞神色一正,答的毫不犹豫:“回六皇子的话,即便是圣上不点下官的名, 下官也是要说的。”

    “此前之所以没向圣上提起,是因为下官的试验还没做完,再加上距离圣上给的最后期限还有几日,因此下官原打算最后一日再向圣上开口。”

    “无论如何,下官肯定要将这个新物件呈给圣上的, 虽然对这新物件的研究还不够透彻,但目前在铺路、建房这一块, 这新物件是不比土坯砖差的。”

    “既如此, 为了大盛、为了百姓,下官今日肯定是要说的。”

    其实他当时是有犹豫的。

    可这会儿当然不能承认。

    而且,权衡利弊, 他今日必须得站出来告知盛鸿有关水泥的事儿。

    若是盛鸿摆了宴席庆贺、朝臣一致通过、赞赏圣旨落到了六皇子手中之后他再搬出水泥, 那六皇子颜面扫地之下,怕是想把他挫骨扬灰。

    是以, 他这话也不算假话。

    黎荞这大义凛然的说辞,让六皇子嘴角的笑意扩散到整个脸庞上:“黎大人,这么说的话, 这一局你不是在代表七弟与我竞争?”

    “您说这话真是太抬举下官了, 圣上是要选太子, 下官姓黎,哪儿来的资格与您竞争?”

    “下官是在为圣上做事, 食君之禄, 自然要忠君之事。”

    黎荞还是一脸正色。

    虽然他很希望七皇子登基, 但有盛鸿在时, 他只忠于盛鸿。

    “那你其实不是七弟的人?”六皇子笑意加深,又是直击灵魂的一问。

    “下官是与七皇子走的近些,这是因为七皇子多次对下官施以援手,圣上曾言,感恩是最大的美德,下官不是忘恩负义之人,与七皇子的来往自然多了些。”

    “但这并不代表下官就是七皇子的人,七皇子从不搞拉帮结派那一套,下官也只是圣上的臣子,下官不会站队任何皇子。”

    黎荞义正词严道。

    “很好。”

    六皇子听罢此话,对着黎荞伸出了大拇指,然后看向依旧在把玩滑板车的盛鸿。

    “父皇,这一局是黎大人胜了,可黎大人不是七弟的人,那赞赏圣旨可不能给七弟。”

    “那要给黎大人么?”

    四皇子忍不住问。

    “当然要给黎大人,黎大人虽不是皇子,可按照规则,他该得这一道赞赏圣旨。”

    七皇子立马道。

    黎荞:“……”

    他眸子瞬间睁得老大。

    啊?

    他不是皇子啊。

    所有人的视线都看向了盛鸿。

    沉默了许久的盛鸿,终于放开了手中的儿童滑板车,他双手背在身后,抬脚又在水泥地面上重重踩了两下,然后才看向六皇子。

    “煦儿,你觉得此局是黎爱卿胜了?”

    “自然。在修路这方面,这个新物件比土坯砖强。正如二哥所言,这个新物件能挣钱,但土坯砖只能花钱。”

    “这一局,黎大人赢的毫无疑问。”

    六皇子坦荡承认。

    盛鸿闻言,脸上显出笑来,不错,他这六儿子也有即便输了也能维持气度的心胸。

    “既然你这么说,那第一道赞赏圣旨,就给黎爱卿吧。”

    “虽然他是臣子,但他表现突出,他值得这么一道圣旨。”

    黎荞:“?”

    还真给他啊?

    “黎大人,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快跪下谢恩。”

    七皇子见黎荞似乎呆住了,赶紧催了一句。

    黎荞还是难以相信,抬手指了指自己的鼻子:“圣上,这赞赏圣旨,您真的要给微臣?”

    “君无戏言。”

    盛鸿说着指了指他:“这赞赏圣旨对于你一个臣子而言,似乎有些鸡肋。那朕再给添一项用处。”

    “一道赞赏圣旨可兑换一面丹书铁券,集齐三面丹书铁券,只要不谋逆,那么只要大盛在一日,此人的直系后人与盛家共享人间富贵。”

    “黎爱卿,还不跪下谢恩?”

    黎荞:“……!”

    他再不犹豫,火速撩起衣摆跪了下去。

    一道赞赏圣旨就是一面丹书铁券,他要,谁都甭和他抢,这道赞赏圣旨一定要落在他家!

    “圣上厚恩,微臣永世不忘。”

    “行了,起来吧。”盛鸿抬手示意他起来:“你当面给朕演示一下这新物件的做法。”

    “是!”

    黎荞立马站起身来,吩咐人去厨房带一些草木灰过来。

    至于其他皇子,也都被盛鸿突然添加的这一道功能给惊着了,但眼下最重要的是做这新物件,是以他们并没有说什么,只是看黎荞忙活。

    这个过程挺简单,也就是大火猛烧这一程序复杂了些,经过这一个月的反复试验,黎荞在跨院里修了一个简单的小窑,他用这个小小砖窑很快就将草木灰团子烧出来了。

    把草木灰团子放凉,投入水中散开,得到一盆草木灰浆。

    将草木灰浆和沙土拌在一起,然后拿刮板均匀的铺到地面上,经过一到两日的硬化,那么水泥路就算是修成了。

    具体的成果得等上一两日,盛鸿又让黎荞入宫,在宫里再演示一遍。

    于是黎荞成了修补匠,进宫将一些被风雨侵蚀但还没来得及修补的墙根给修补了一下。

    还将御花园里一个鹅卵石小路给铺成了水泥路。

    黎荞忙活了两三日,盛鸿亲眼见证了水泥的神奇,大喜。

    他踩着一个老虎形状的滑板车,慢悠悠的在这条水泥路小道上滑了几趟,脸上的笑容一直未断。

    等到再上朝时,他领着朝臣去御花园看那条水泥路小道,又领着朝臣去看被水泥修补过的宫墙墙根。

    虽然颜色不太搭,但坚硬程度非常优秀。

    朝臣惊呆了。

    这啥玩意儿?

    此前他们已经知晓六皇子的提议,再加上其他皇子未给出有用的建议,是以,他们觉得此局八成是六皇子胜。

    可现在黎荞搞出来了一个新玩意儿?

    而且用途广泛,不仅能拿来修路,还能拿来建房子?

    这……

    朝臣们好奇的在水泥路小道上走来走去,这小道和有缝隙的土坯砖路、青砖路、青石板路比起来,不仅平坦,还浑然一体。

    尽管和御花园的景致不搭,但也得赞一句鬼斧神工。

    这么一条路,真想象不出竟是人力修筑出来的!

    而且用料还简单,竟是草木灰?

    除了叹服,还是叹服。

    如同四皇子所想的那般,之前黎荞折腾出来的吃食、滑板车等玩具,都是小打小闹,上不了台面。

    黎荞能官居三品,是走了狗屎运,碰见了盛鸿这位好皇帝。

    若是搁前朝,或者是盛钧在位,科举题目规规矩矩,只围绕着四书五经三史三传,那黎荞一个正经读书不过几年的年轻人,如何与其他饱读诗书之人相争?

    黎荞能有今日,是靠着盛鸿这个不走寻常路的皇帝,是靠着投机取巧。

    可眼前这一条水泥路小道,众人再也无法说这是投机取巧。

    次次都好运,这也是实力的一种啊。

    不少人都站到了黎荞身边,包括几位内阁大学士,对他盛赞不已。

    盛鸿瞧着这一幕,满意的宣布第一道赞赏圣旨归黎荞所有,还有他给赞赏圣旨新添的功能:

    每一道赞赏圣旨,可换一面丹书铁券。

    此话一出,朝臣全都惊愕不已。

    竟然给黎荞一个外人?

    黎荞又不是皇子!

    以黎荞的狗屎运而言,万一黎荞次次都胜了拿走了赞赏圣旨,那要选黎荞当太子么?

    这比试还有什么意义?

    当即就有人提出异议,此局的确是黎荞胜了,可黎荞不是皇子,为避免比赛变得没有意义,可以让黎荞参与,但黎荞不能有排名。

    应该将黎荞的成绩剔除,只从几位皇子当中选最优秀的那一个。

    这个提议其实有理。

    这本就是选太子的比试,黎荞怎么能拿赞赏圣旨?

    可以另外给黎荞赏赐,但这赞赏圣旨必须得给皇子。

    而且,刚才还对黎荞赞誉有加的人,被赞赏圣旨一刺激,心中已经生出了一些妒忌,丹书铁券诶,这谁不妒忌?

    因此,不少朝臣纷纷出言附和,劝盛鸿改变主意。

    但盛鸿不言语,只是听众位朝臣发表意见。

    黎荞也不说话。

    只是站在盛鸿身后。

    但六皇子说话了。

    “诸位大人,此次比赛虽是为了选太子,但黎大人的表现太过突出,给一道赞赏圣旨也无妨。”

    “黎大人这样的人才,就该多给几道赞赏圣旨护体。”

    “至于最终能不能选出太子,自然是能的。因为每一局我们兄弟几个的表现,父皇和大家都看在眼中,到时候父皇和大家自会选最出众的那一位皇子。”

    “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这……您说的有理。”

    户部尚书曹泰卓,黎荞的顶头上司先开了口。

    严安邦捋了捋胡须,也道:“说到底,最后挑选太子时,肯定是要将小黎大人排除出去的,既如此,小黎大人拿不拿赞赏圣旨,只与小黎大人一人有关,影响不到最终的大局。”

    “对,小黎大人不会影响几位皇子,最终是要看几位皇子的表现定太子的。”

    刑部尚书王德卫也道。

    余下的几位内阁大学士,常常与黎荞一起分拣折子的同僚,也都开口同意六皇子的这一番话。

    七位内阁大学士的分量很重,况且他们说的也都在理,而且,被抢了赞赏圣旨的六皇子都赞成盛鸿的决定,若是一些朝臣再反对,那就是自讨没趣了。

    大佬们都点了头,这些朝臣的意见已经不重要了。

    于是,这赞赏圣旨顺利落到了黎荞手中。

    还真的就只有一道圣旨,旁的一点赏赐都没有。

    下午下班,黎荞捧着赞赏圣旨回家,恭恭敬敬的将其供到了正院里,众人看了一会儿热闹,很快就散了,这又不是家中第一次出现圣旨,不稀奇了。

    但陶竹和黎荞两人没走。

    陶竹瞧着香案上孤零零的圣旨,忍不住凑到黎荞耳边小声道:“圣上竟是没赏赐点金银、布料什么的吗?”

    这话一出,黎荞不由笑了,扭头看着他清亮的水眸,点头道:“没有。”

    若不是盛鸿又给这赞赏圣旨添了一项可兑换丹书铁券的功能,那么这道圣旨除了竞选太子,当真是没有任何用途。

    “赞赏是欣赏,并没有赏赐的意思。而且,咱们也不缺那点金银布料。”

    “的确是不缺,我是有点意外。”

    陶竹点头,从前盛鸿赏赐人,哪次不是实实在在的给东西了,只有这一次,只有一道圣旨。

    但他也只是疑惑了一下,很快就丢到一旁了,这道赞赏圣旨的意义是能兑换丹书铁券!

    有了丹书铁券,那等于多了一条命!

    安心。

    前所未有的安心啊。

    “圣上真好,竟然给了咱们这么一个护身符。”

    “可不是,临时添加上去,目的之一便是保护我这个臣子。”

    黎荞是真的有点感动。

    当时盛鸿愿意把赞赏圣旨给他已经很出乎他的意料了,结果盛鸿还给这道圣旨又添加了一个功能。

    这是在保护他,免得惹来其他皇子的仇恨。

    这叫他如何不感动?

    当然,盛鸿此举并不是为了保护他一人,也是为了保护拿到赞赏圣旨但最后没能登基的皇子。

    但盛鸿对他的维护之意也是明明白白的。

    能遇此明君,他走了大运!

    不过,今日六皇子的行径……

    六皇子像是要拉拢他。

    二皇子和四皇子在一局的表现,他寻不出任何破绽,两人像是真的对此局不感兴趣。

    六皇子积极参与,积极解题,又是冒头又是拉拢他的,所以,想杀七皇子的人是六皇子?

    但是,看六皇子此次的表现,也不像啊。

    当日他搬出了水泥,六皇子盯着他的眼神虽然复杂,但他没察觉到杀意。

    他的第六感一直都很准,当时他真没在六皇子身上感受到杀意,即便被他当众抢走赞赏圣旨,六皇子的情绪也一直都挺稳定的。

    除非是演技高超,不然的话,以六皇子表现出来的心胸,不像是会杀七皇子的人。

    按照七皇子的说法,甭管是大皇子还是七皇子本人,和六皇子都没有恩怨。

    七皇子铁面无私,将满朝文武得罪了大半,但明面上与六皇子走的近的人,七皇子还真没得罪过。

    六皇子的母家许家,风评不错。

    六皇子的母妃,也是个温柔的人。

    至少七皇子没发现什么太龌龊的事。

    ……

    罢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牵住陶竹的手,一边往东跨院走去一边道:“圣上今日给这新物件取了名字,叫灰泥,他决定大批量的制造灰泥。”

    “我趁机和他提了提你的想法。”

    “我的想法?”陶竹不解的看着他。

    “你不是想助人么?做灰泥需要用到不少人手,因此,我就在圣上跟前给你讨了个差事,让你负责灰泥作坊的招聘,怎么样?”

    黎荞笑眯眯的道。

    “……你给我讨了个差事?”

    陶竹水眸瞬间睁的圆圆,一脸难以置信。

    他是夫郎诶,黎荞竟然在圣上跟前给他讨了个正经差事儿?

    “对,你就只负责招聘,不负责日常的管理,你平日里那么忙,没空天天到灰泥作坊去。”

    “这只是试水,等以后老家那边的亲人来了,你空闲多了,我再给你讨其他差事。”

    黎荞说罢,看陶竹一直维持着水眸圆圆的震惊状态,越看越觉得可爱,不由凑过去亲了亲他的唇。

    这一亲,将陶竹从震惊状态中拉回来了。

    他双手立马抓着黎荞的肩膀,俊脸上全是激动:“那我什么时候去上工?”

    说罢,不等黎荞回答,立马捧着黎荞的脸颊,对着黎荞的唇狠狠亲去。

    他真是爱极了这人!

    陶竹许久都未这么激动过了,黎荞乐得回亲过去,反正正院这会儿只剩下他们俩。

    你亲我我亲你的腻歪了好一会儿,两人终于有心思说正事了。

    两日之后陶竹便可去上工。

    盛鸿做事一向雷厉风行,他想先把盛京通往定春园的道路给修一下,夏天来了,他受不得热,他想搬去定春园。

    修完这一条路,再把盛京城里的大小道路给修一下。

    盛京也算是他的家,盛京城里不少小道还有巷子里的路是土路,一下雨就积水,泥泞难走。

    他虽不在雨天微服出行,但他知道那种情况。

    若是今后盛京城内每一条路都变得平坦不积水,那他今后说不定会在雨天出门转悠一番。

    水泥惊动了盛钧,已经搬到定春园避暑的盛钧特意回宫了一趟。

    盛钧踩着滑板车在御花园的水泥小道上来回转悠了两遍,脸上露出满意之色:“果然如你所说,无任何颠簸之感。”

    “可不是,今后若是官道都铺上灰泥,那您就算是八十岁了,也可以去看咱这大盛江山。”

    盛鸿笑着道。

    “我等着那一日。不过,你就只给黎荞一道圣旨?”

    “这赞赏圣旨原本是打算给您几个孙儿的,想当皇帝,得有付出却得不到物质奖励只能亏本支撑大盛江山的觉悟,是以,我就只夸奖,不给其他赏赐。”

    “虽然第一局意外被黎荞拿下,但也不能改了初衷。”

    盛鸿解释道。

    “也是。那这灰泥作坊是不给黎荞分成了?”盛钧又问。

    “给,他是功臣,可不能寒了他的心。一如既往,将利润的半成分给他。”

    “不过,前期肯定不能盈利,要先修了盛京城内的路,大规模检验一番,确认无问题了,再出售给百姓。”

    “行。”盛钧点头,又道:“你给赞赏圣旨添了一项换丹书铁券的权力,很好。”

    这话一出,盛鸿不由苦笑:“我当时也是看煦儿问黎荞的问题比较尖锐,再加上怕将来兄弟相残,所以给添了这么一项权力。”

    “手心手背都是肉,我得尽力护一下他们。”

    “但愿他们能理解我的苦心。”

    “不过,看煦儿的表现,应是很欣赏黎爱卿的。”

    “挺好,这么看,黎荞这小伙子与他们几个处的都挺好,他们几个也没有因为黎荞和小七走的近而生出什么罅隙。”

    盛钧神色带着满意。

    其实他此时只信七皇子是真的欣赏黎荞。

    但走着看呗。

    日子久了,心怀恶意的人,总会露出小尾巴的。

    *

    作者有话要说:

    第182章 陶竹去上工 黎荞陪着一起去

    水泥作坊暂时建在了城外。

    盛鸿将自己的一个小庄子改为了水泥作坊, 小庄子占地五十多亩,紧挨着盛京城。

    将作坊建在此处,是方便修通向定春园的路。

    而且, 做水泥需要用到草木灰,若是城内的草木灰供应不上,那也方便从城外砍柴。

    草木灰这个东西,家家户户都有。

    草木灰的用途很多,可以当中药给人治病, 也可以给庄稼杀虫,做肥料, 或者是撒到家畜的窝、圈中当消毒剂。

    但是, 草木灰的用途虽广,可家家户户顿顿都能生产一些,因此, 在这之前, 草木灰换不来钱。

    可现在,盛鸿在城门口和城中贴出了告示, 他的水泥作坊大量收购草木灰,十斤一文钱,家中有草木灰的人家, 可以送去水泥作坊那边换钱。

    这个消息一出, 震惊全城。

    哈?

    十斤草木灰能换一文钱?

    那这必须得换啊!

    盛京城内的不少人家不种庄稼, 不种庄稼,那么草木灰的最大用途就没有了。

    这么一来, 草木灰只能当垃圾丢掉。

    现在能换钱, 虽然十斤才能换一文钱, 还得辛辛苦苦带着草木灰跑去城外, 但一文钱也是钱嘛。

    必须换!

    盛鸿筹备作坊的动作极其麻溜,陶竹身为招聘管事,马上就要去上工。

    黎荞在陶竹要去上工的前一日向盛鸿请假。

    “请假?你请假做什么?”盛鸿好奇的看着他。

    “回圣上的话,微臣夫郎明日要去作坊上工,他一个夫郎,第一次办这种差事,微臣怕他不习惯,想去给他壮壮胆。”

    黎荞一脸认真的解释道。

    “……”

    盛鸿嘴角抽了抽:“就作坊里那些人,谁能欺负他?巴结他还来不及。”

    这皇家灰泥作坊的总管虽然是他的人,但官职只有七品,一个七品小官,敢给三品官的夫郎下绊子?

    开什么玩笑。

    黎荞听了此话,面不改色,继续解释:“话是如此,但作坊那边对微臣夫郎来说是全新的环境,微臣想亲去瞧一瞧,不然心里放心不下。”

    “……随你吧。”

    盛鸿彻底无语了。

    他见过疼夫郎/娘子的,但黎荞这种跟对待三岁小孩儿一般,上个工还一起去壮胆的,他当真是头一次见。

    不过,黎爱卿如此重情重义,倒也合他心意。

    他就喜欢这样的臣子。

    正面上嫌弃心里满意,谁知道黎荞又道:“那微臣请假三日吧,一日怕他适应不了。”

    “?”

    盛鸿一脑门问号,立马伸出手指了指他:“是不是你自己想偷懒所以拿你夫郎当借口?”

    “不就是招人?这么简单一活计,你还得盯着三日?”

    “自然不是。”

    黎荞立马解释:“圣上,微臣的夫郎随着微臣从三柳村来到盛京,多年来都以微臣为主。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微臣,去一个陌生的环境担当大任,微臣为他骄傲,但心里又有担忧。”

    “微臣知道他一定会将这差事办的漂漂亮亮,但又担心有什么突发情况让他受委屈。微臣不亲眼盯着,心里真的是放心不下。”

    盛鸿:“……”

    他抬手搓了搓手臂,他被这话激出了一身鸡皮疙瘩。

    罢了。

    他懒得在这件事多扯,免得他这位黎爱卿讲出更黏糊的话来。

    他铁血男子汉,听不得这样的话。

    “朕不当恶人,既如此,你顺便盯着作坊那边,别让出岔子。”

    此言一出,黎荞大喜:“多谢圣上体谅,您放心,微臣会好好盯着那边的。”

    他脸上满是感激。

    他真和陶竹办同一件差事了!

    喜滋滋的回到家,他当即宣布了此事,从明日开始,他要和陶竹当三天同事了!

    但陶竹听了他的话,一脸懵:“你竟然因为我专门请了三日假?圣上还允了?”

    “对,圣上可体贴了,大手一挥,准了。”

    黎荞笑眯眯的点头。

    陶竹:“……”

    他满脸不可思议。

    但心里冒出了一些羞涩,也有些微的尴尬。

    这人也不怕圣上笑话!

    他又不是三岁小孩子了,虽然对明天的上工的确有几分忐忑,但也不至于专门请三日假陪他啊……

    他一个男人模样的夫郎,竟把黎荞蛊成这样,这事儿若是传了出去,旁人指不定怎么议论他呢。

    可看着黎荞熟悉的笑脸,他也绷不住嘴角的笑,忍不住伸出手牵住了黎荞的手。

    旁人想怎么议论就怎么议论,反正不敢当着他的面叽叽歪歪。

    他只需要享受这人的温柔和疼宠就好了。

    “哎哟,真好,小叔把竹叔保护的好好啊。”

    郑浅浅坐在一旁,看的又是羡慕又是感慨。

    黎大山对他是极好的。

    但黎大山是粗人,心思不会细腻到这等地步。

    黎夏也笑:“小叔整日忙的是国家大事,可不管忙什么,一直都把竹叔放心尖尖上,唯恐竹叔受委屈。”

    他倒是没有羡慕,因为赵深是个细腻的人,自打认识,就没让他难受委屈过。

    他这会儿纯粹是感慨。

    他荞叔可是三品大员,心里装的是百姓,手中忙的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

    可他荞叔从未忽略过他竹叔,不管什么时候,不管什么地方,心里都惦记着。

    可太难得了。

    陶竹被郑浅浅、黎夏这话说的有几分脸红,他晃了晃牵着黎荞的手,没说话。

    黎荞立马开口:“若是你们出去给朝廷办事,大山和赵深肯定也得盯着。好了好了,不说此事了,时候不早了,咱们开饭。明日一大早我和你们竹叔就得去作坊那边了。”

    “好好好,我也饿了。”

    郑浅浅闻言立马点头。

    于是摆饭。

    时间一晃到了翌日,天不亮陶竹和黎荞便起床了,吃过简单的早饭,又和两个小崽子道了别,夫夫两人坐上马车,带着满招损谦受益以及不矜不伐八人去了城外的水泥作坊。

    这水泥作坊原本只有二十来间茅草屋,这是佃户的住所,现在茅草屋变成了五十多间,并且还在持续增加中。

    黎荞和陶竹到时,作坊这边已经开工了。

    一部分人在修盖茅草屋和用来烧制草木灰的砖窑。

    一部分人利用已经修建好的小砖窑在制作水泥。

    一部分人在负责草木灰的收购。

    这些人手,全是盛鸿的人。

    盛鸿手中有不少生意,随便从其他生意中抽调一些,便可应付作坊前期的工作。

    目前首先是把作坊里的地面修成水泥地面,好方便运输水泥。

    除此之外,在庄子外边还有不少等着应聘的百姓。

    盛鸿已经将招工告示贴出去了,百姓得了信,纷纷前来应聘。

    此地的负责人姓吴,原本是工部的一个小官儿,被盛鸿调了过来。

    吴主事见着黎荞和陶竹,心中震惊,黎大人今日竟是亲自来了?

    他按下诧异,恭恭敬敬的上前行礼,然后汇报目前的进度。

    作坊不大,进度一目了然,黎荞听完吴主事的话,直接吩咐道:“百姓自己带着草木灰过来,太慢,我派人去给皇家物流打一声招呼,让物流的人走街串巷收购草木灰。”

    皇家物流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发展,依旧半死不活。

    不过,目前虽没有盈利,但亏损的少了,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既如此,他自掏腰包,好照顾一下皇家物流的生意。

    吴主事闻言,立马吹捧:“黎大人慷慨,而且此法子极好,有了物流参与,那收购草木灰的速度可就快多了。”

    “可不是,所以其他人手也得跟上,走,去看看前来应聘的百姓。”

    黎荞指了指庄子门口。

    那边已经排起了长队。

    吴主事立马侧了侧身子:“大人,您夫夫这边请。”

    黎荞点了头,和陶竹前往庄子门口。

    庄子门口已经摆上了桌椅,桌椅上放着笔墨纸砚,还有茶水。

    陶竹站在桌椅后边,看着隔着一道栅栏的人头攒动的队伍,暗暗吸了口气。

    在此排队的,都是普通百姓。

    看他们的穿着,绝大多数都是家境一般,此时这些人的脸上带着好奇、期盼,但更多的是畏惧、担忧。

    他们能不能得到一份养家糊口的活计,全看他的决定。

    其实他已经习惯了这种视线。

    因为每一次从人牙子手中买人时,刚到他家的新人都会这样望着他。

    每一次看到这样的眼神,责任两个字便束缚了他。

    他不想辜负每一个勤快、老实的人。

    他是被生活毒打过的,他是从泥潭里爬出来的,当他深陷泥潭时,他时常在心里问老天爷,为什么他勤快,能干,心肠好却过不上好日子?

    现在他过上好日子了。

    但看到深陷泥潭里的人,他心里还是会这样问。

    如果一个人勤快又能干,人品也没问题,那就该过好日子!

    眼前这些陌生的人,他不知道对方是不是又勤快又能干又老实,但没关系,通过面试后有简单的培训,培训之后有正式上工,到那时所有人都会暴露出本性,懒惰的、偷奸耍滑的,吴主事自然会踢出去。

    黎荞可是反复强调了,他又不是神仙,不可能只看一眼便知对方的性情,因此他不要有压力,只需根据他过往的经验初步判断筛选即可。

    他不需要往他身上揽责任。

    他也是这么想的。

    但除了眼前排队的人,他心里还有一份名单,这些名单上全是家中有困难但名声不错的人。

    不知道这些人有没有前来应聘,若是没有,那他会派人去这些人的家里通知。

    这是黎荞为他讨这份差事的初衷。

    目前他家暂时开不了新铺子,可有不少人需要帮助,因此黎荞便给他讨了这个差事,好方便他把这些人安排进灰泥作坊。

    “竹哥儿,开始吧。”

    黎荞将陶竹暗暗吸气的小动作看在眼中,伸手拉开椅子,示意他坐下。

    “好。”陶竹轻轻笑了一下,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然后他提起笔,示意排在第一个的人绕过栅栏进入庄子。

    此人看上去四十多岁,脸庞黑红,个子不高,穿着褐色的粗布短打,而且衣服上带着好几个补丁,脚上穿的是草鞋。

    陶竹抬眸打量他一眼,问道:“名字。”

    “张老三。”

    此人声音小小的开了口,脸上带着畏惧,但口齿挺清晰,并没有结巴。

    “多大年纪了,家住哪里,从前都干过什么活儿。”

    陶竹一边在纸上写下张老三的名字,一边问道。

    这也是黎荞为他讨这门差事的另外一个目的。

    他整日不怎么出门,就算是出门,也是去自家的铺子,交际面极其窄。

    他想帮助更多的人,那他首先得知道盛京城里都有些什么人,通过这门差事,他能了解不少底层百姓的信息。

    “年纪二十八,住在城南狮子巷,从前干的是扛大包的活儿。”

    张老三声音虽小,但答的挺快。

    陶竹:“……”

    他看了眼张老三脸上仿佛被刀刻出来的犹如沟壑一般的皱纹,以及被晒的黑红的脸,轻轻抿了下唇,又问:“为什么现在不扛大包了?”

    “因为,是、是……”

    原本说话挺流利的张老三,在这个问题上竟是支吾起来了。

    “别吞吞吐吐,后边一堆人在等着,有什么说什么,我要听真话。”

    陶竹催了一句。

    可谁知道他这话音落,张老三竟是飞快的看了黎荞一眼,然后又低下了头,一脸惧怕的模样。

    “你是不是认识我?”黎荞见状,直接问道。

    张老三闻言,沉默了一两秒,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草民见过黎大人。”

    “……起来,今日不需要跪,快起来。”

    黎荞立马抬手,示意他快站起身来。

    “黎大人,草民之所以不扛大包了,是因为自打有了皇家物流,扛大包的活计被抢走不少,草民没活儿做,就只能来这里了。”

    张老三没起,而是有些惧怕的看着黎荞,快速答了陶竹刚才的问话。

    这话他必须跪着说,不然他没胆子说。

    黎荞:“……”

    陶竹:“……”

    *

    作者有话要说:

    第183章 是黎荞考虑不周 他得多提供岗位

    黎荞是真的没想到在他折腾出的这么多生意中, 唯一一个至今没有盈利的那门生意,在今日竟给他整出这么尴尬的一幕。

    现在皇家物流的员工都是从禁军退下来的精兵,一个个力气大, 受过专业培训,还打着盛鸿的招牌。

    因此,相比较张老三这样的苦力,盛京城里的百姓若是遇见力气活了,更愿意选择皇家物流。

    这么一来, 张老三的饭碗就被抢走了。

    他瞧着跪在泥土地面上的张老三,抬步绕过桌子, 来到张老三跟前。

    在张老三愈发畏惧的视线里, 他弯腰将张老三瑟瑟发抖的身子搀了起来。

    “你不需要跪,是我疏忽了。”

    “黎、黎大人……”

    张老三结结巴巴的看着眼前一脸温和的黎荞,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他早听说黎大人平易近人从不在普通百姓跟前抖官威, 因此他才敢把真实缘由说出口。

    可万万没想到, 黎大人竟是亲手把他搀起来了?

    而且,若是他没瞎的话, 黎大人脸上竟还有几分愧疚?

    黎荞自然是有愧疚的。

    他的决策让底层百姓丢了饭碗,而且直到今日才知道此事,是他太年轻了, 也可能是他太高高在上了。

    但不管是哪一种, 都是他的错。

    “这事儿是我的责任, 我原想着给离开行伍的老兵提供一碗饭,却忽略了你们这些也在吃这碗饭的人。”

    “我一个朝廷大员让你一个底层小民没了饭吃, 这是我的错, 在这段日子里, 你和你家人肯定过的很不容易, 从今日开始,你就留在灰泥作坊上工。若是不想在灰泥作坊干活了,那可以去我黎家的铺子,只要我黎荞在一日,那必定让你们一家子有饭吃。”

    “还有,今日回去之后,你可以把你从前的工友都叫过来,只要手脚勤快不闹事,我一定会让他们进灰泥作坊。”

    黎荞说着,抬手拍了拍张老三的肩膀,鼓励道:“好好干,只要我黎荞在一日,那你今后的每一日都是好日子。”

    张老三:“……”

    他张大嘴巴,一脸呆滞。

    但很快他眼眶里涌出了泪珠,扑通一声,他又给黎荞跪了下来,双手撑着地面,激动的给黎荞磕头:“谢谢黎大人,谢谢……您、您福寿双全,长命百岁,您好人有好报!您……”

    黎荞听着这些祝福,弯腰又将人搀了起来。

    看张老三一脸泪、嘴唇也激动的直抖,他轻轻笑了一下:“好。你也福寿双全,长命百岁。”

    “别哭了,让陶管事给你登记一下,然后回家将你从前的工友带来。灰泥作坊潜力无限,只要不偷懒耍滑,那就是个铁饭碗。”

    “好!好好……”

    张老三听了此话,又激动的想跪下,但黎荞扶着他,他跪不下去,便嘿嘿一笑,胡乱抹了脸上的泪,而后站到了陶竹跟前。

    等陶竹将他的基本信息登记好,又让他在保密协议上摁了手印,他便一脸喜滋滋的回去了。

    幸好他跑的快,排在了第一个。

    大清早撞见这么大的喜事,那接下来的日子肯定和黎大人说的一样,每一天都是好日子!

    陶竹瞧着张老三透着欢快的背影,扭头看了黎荞一眼。

    黎荞笑了一下:“继续吧。”

    “嗯。”陶竹深吸一口气,又看向面前的队伍。

    底层百姓的日子不好过,但愿灰泥作坊能长长久久的发展。

    排在第二位的,是一个看上去五十多岁的老伯,他也住在城南,家境不好,儿子因病早死,儿媳改嫁,家里只剩下他和两个孙子。

    大孙子生下来就听不见声音,现在都二十岁了还没娶上媳妇,小孙子也十六岁了,但两年前在酒楼里当小二时被发酒疯的贵人弄断了一条手臂,到现在也没娶上媳妇。

    听说圣上此次招工不限制年龄,没有任何要求,他便带着他两个孙子来碰运气了。

    陶竹听罢这些基本信息,又看向老伯身后正一脸怯怯看着他的兄弟俩,脑中不由冒出了一句话: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

    在心中叹着气,他将祖孙三人的信息登记了下来,又让他们在保密协议上摁了手印。

    之前盛鸿开的皇家点心铺、土豆粉馆子也招聘了普通百姓当伙计,这些普通百姓只负责一些不怎么要紧的活计,核心技术都掌握在盛鸿的人手里。

    可水泥的制作毫无技术含量,几岁的孩子都能一看便会,为防止技术外泄,盛鸿便弄了份保密协议。

    谁若是自私做水泥,那直接流放,去苦寒之地干苦力。

    若是拿来牟利,那直接砍头。

    盛鸿虽然仁慈,但在关键时刻,向来是能砍头就绝不蹲大牢。

    ……

    很快,太阳毒辣了起来。

    吴主事跑了过来,恭恭敬敬的将黎荞和陶竹请到他刚才命人紧急搭建的棚子下。

    此前他以为只有陶竹一人过来,因此只准备了两把绸伞用来给陶竹遮阳。

    这种绸伞是工部特制的。

    工部的官员常常需要到到工地视察,于是便有了这种一把顶四把普通油伞的大伞,这种伞可以将持伞人和去工地视察的官员都遮进去,不管是大太阳还是下雨天,都很适用。

    吴主事原想着只有陶竹一人过来,便让人准备了两把这样的大伞。

    可谁知道黎荞也来了。

    当黎荞和陶竹面试时,他让人在庄子门口搭建了一个大棚子,棚子上覆盖着刚砍的柳枝,遮阳效果比大绸伞好多了。

    黎荞和陶竹移步到柳棚下,看吴主事一脸小心翼翼,黎荞没有动怒,只是淡淡道了一句:“以后多尽点心。”

    吴主事闻言一惊,赶紧应是。

    吴主事走了不一会儿便拎着茶壶过来了,要给黎荞、陶竹换新茶,另外他手中还拎着一盒子点心。

    这是皇家点心铺的点心。

    他站在棚下,小心打量黎荞的脸色,看黎荞神色淡淡瞧不出喜怒,他干笑一声,问道:“黎大人,厨房那边要准备午饭了,下官今天一早便让人买了最新鲜的鸡鸭鱼羊大虾,但下官不知道您夫夫的口味,您给下官提示下?”

    “一共多少钱?”

    黎荞没有回答吴主事的话,而是指了指桌子上的点心。

    “嗯?”吴主事有点懵。

    “点心和那些肉类,一共多少钱?”

    黎荞重复了一句:“这是额外的开支,你不必自掏腰包。”

    按照时间推断,这吴主事应是一大早便派人去皇家点心铺守着了,这才能如此快的将点心买回来。

    再加上赶早市买的那些肉类,看得出来,这位吴主事有巴结陶竹的意思,但可能是因为第一次有夫郎来工地当差,是以考虑的不周全。

    既如此,那他叮嘱一句让其以后尽心就成了。

    像是点心啊肉类啊这些没必要,工部的七品小官,一个月的俸禄不到百两。

    他堂堂三品大员,不至于占这点便宜。

    吴主事明白了黎荞的意思,当即摇头道:“不值几个钱,大人您别客气,这是下官该做的。”

    “律法上又没有明确规定上峰过来一定要好点心好菜的招待,这怎么就成了你应该做的?”

    “关于我的行事,你应该听说一些,我从不占人便宜。而且我得在这里待三日,若是顿顿让你这么招待,你的负担太重了。”

    吴主事:“……”

    他张了张口,却是不知该如何反驳。

    字字在理,又贴心的为他考虑。

    “黎满,你去和吴主事算一下账。”黎荞干脆吩咐起了黎满。

    “是。”

    黎满应下。

    黎荞又对吴主事道:“忙去吧,作坊初建,处处都离不开你这位主事。”

    说罢,不再管吴主事的反应,他拉着陶竹坐了下去。

    吴主事:“……”

    黎大人好好,根本不屑于占他这种芝麻小官的便宜。

    但正是因为此,黎大人好难巴结啊!

    心中叹气,吴主事领着黎满去了厨房那边。

    而黎荞和陶竹则是继续面试。

    很快,一上午过去,中午,面试暂时停止,中间休息一个时辰,下午继续。

    厨房那边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摆在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专门用来待客的茅草屋里。

    条件简陋,厨子的手艺也一般,但黎荞和陶竹都不是挑剔的人,夫夫两人忙活了一上午,早就饿了,拿起筷子捧着碗吃得香甜。

    “怎么样?还适应吧?”

    黎荞一边咀嚼口中的凉面一边问陶竹道。

    陶竹闻言,立马笑了,咽下口中的鱼肉说道:“有你在,怎么不适应?”

    “不过,你对吴主事那句叮嘱是不是太严厉了?我看他也不是故意的,若是传出去了,旁人肯定说我娇气,去工地还那么多事儿。”

    “这怎么算娇气?这算基本待遇好嘛,他没做周全,那我自然得让他周全。”

    黎荞说着放下碗筷,而后抓住了陶竹的手,一脸严肃的道:“以后你还会办很多差事,你是夫郎,可能会被人看轻,我又惹了不少人,可能会连累你被针对。现在严厉些,以后才会没那么多事儿。”

    “我希望你每到一处,都能得到最妥善的对待。”

    “……”

    陶竹一双含笑的水眸静静的看着他,而后忍不住凑过去亲他。

    这样的黎荞,谁能忍住不亲?

    反正陶竹忍不住。

    黎荞笑着回亲过去,夫夫俩人闹了一会儿,这才坐下来认真吃饭。

    “张老三的事儿,的确是我没想到。”

    黎荞提起此事,忍不住抿了下唇。

    搁他上辈子末世没来时,外卖员、快递员成了很多人的退路,一些有技术、高学历的人,在暂时寻不着好工作时,会选择去送外卖,送快递。

    一些没学历、没技术的人,也去送外卖,送快递。

    这个职业给很多人兜底。

    可到了这里,因为没有网络,不方便开展点菜业务,因此都这么久了,皇家物流还是半死不活。

    皇家物流的单子不多,盛鸿自不会额外招收底层百姓当外卖员、快递员。

    于是张老三这样的苦力,便被抢了饭碗。

    “你又不是故意的,现在你知道了,这不是立马补偿他们吗?”

    陶竹瞧着他的脸色,立马劝他:“你是干大事儿的人,你提出来的建议对大多数人是有利的,可你又不是神,你不能照顾到所有人,所以你不必内疚自责,你已经尽力了。”

    黎荞听了这话,挑了下眉:“你这样有点双标,若这事儿换做是其他官员做的,你肯定是要谴责的。”

    “别人又不是我男人,我干嘛护着?况且,我说的也是实话,你有多关心底层百姓,你平日里有多忙,我都知道的。你不用自责。”

    陶竹一脸理所应当的道。

    他是很同情张老三,可黎荞又不是故意的。

    “你这话我听着顺心。”

    黎荞忍不住笑,可很快又皱眉道:“但此次的确是我思虑不周,我对底层百姓的关注不够。”

    “今后得深入群众,不能脱离大众。同时还得想办法多提供一些能让底层百姓养家糊口的活计。”

    “我看这个灰泥作坊就很好,潜力无限。”陶竹立马道。

    “对。”黎荞认可这一点儿,水泥的用途太大了,肯定能解决很多就业。

    但是,皇家物流这门生意,他得想办法盘活。

    物流归于交通运输,但因为目前交通不便、没有网络,所以皇家物流发展不起来。

    若是大盛的官道都铺上水泥路,再加上运河,那么物流肯定大有可为。

    可不管是运河还是官道铺水泥短时间内都完不成,他想盘活皇家物流,那只能在盛京城内下功夫。

    盛京城是大盛最繁华最热闹的城市,若是在盛京城内都无法把皇家物流给盘活,那他还是趁早收心转而搞其他生意得了。

    从今天上午的招聘来看,底层百姓真是各有各的凄惨。

    哪怕统治者、官僚勋贵不去欺压他们,可一场大病就能逼得小百姓卖地卖房,卖儿卖女。

    再加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意外,随便一次事故,就能把普通小百姓的安稳日子给击碎。

    普通小百姓抗打击的能力太弱了。

    可他能做的,只是为这些人提供一份安稳的工作。

    若皇家物流真盘不活,那他不浪费时间和精力了,他搞其他生意去。

    当黎荞陶竹吃饭时,另外一边,在庄子门口排队的百姓没舍得走。

    好不容易快轮到他们了,哪能走掉呢。

    这份活计不限年龄,也没有技术要求,还是圣上的产业,如此好事,若是错过,那绝对会后悔。

    但这会儿已经是夏天,正午烈日当空,而且通向庄子的田间小道没有大的树木,排队的百姓全都毫无遮挡的站在大太阳下。

    正当他们被晒的汗流浃背、又饿又渴时,庄子里的人突然走了出来,这些人手里还拎着水桶。

    “黎大人体恤你们,特意让拎了水过来,先喝些水垫垫肚子,黎大人夫夫用了午饭立马会过来。”

    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扯着大嗓门这般喊道。

    此言一出,被晒的蔫蔫的百姓先是有些懵,啊?这种细节黎大人都能注意到?

    心肠也太好了吧?

    不过,等他们回过神儿来,便是大声欢呼。

    黎大人这样的好官就该长命百岁!

    百姓们灌了个水饱,另外一边,黎荞和陶竹匆匆吃了午饭,而后便又来到了庄子门口。

    不休息了,继续面试,省得百姓在太阳底下受罪。

    第184章 给苦力补偿粮食 与六皇子政见不和

    下午时, 张老三带着他的一帮工友来了,足足有三十来人,看穿着, 这些人家境都不怎么样。

    黎荞挨个给他们登记,挨个给他们许诺,只要不偷懒耍滑,那就可以长长久久的在灰泥作坊干下去。

    时间一晃而过,一直到天色擦黑, 黎荞和陶竹这才乘坐着马车回城。

    马车先是走过颠簸的乡间小路,而后才上了盛京城外的主道。

    这条路也是土路, 每年秋收之后服徭役的百姓都会对这条路进行修补, 但土路经不起雨水的冲刷,再加上走这条路的人多,因此很容易碾出坑洼, 马车走在上面有些颠簸。

    一直进了城, 道路这才好走了。

    黎荞伸了个懒腰,然后身子歪在了陶竹身上, 刚才路太颠簸了,他不好往陶竹身上靠。

    陶竹抓住了他的手,大夏天的, 车厢里有些闷, 况且黎荞不管冬夏身上都暖烘烘的。

    但陶竹舍不得推开他。

    陶竹用另外一手摸了摸他额头, 发现有汗珠,便从怀里拿出了帕子, 将他额头上的汗仔细擦去, 口里也道:“要不明日你别来了, 我一个人就成。等你从宫里下值, 你再去庄子那边接我,如何?”

    “我都向圣上请了假了。”

    黎荞想也不想的摇头。

    “我一个人真的可以完成,你做这个太屈才了,我也怕圣上对你有意见。况且,大夏天的,棚子下那么热,你在宫里有冰盆,比待在这边舒服。”

    陶竹解释道。

    “放心吧,圣上既然允了假,那就不会对我生出意见。而且,我会怕这点热?”

    “从前都是你跟着我的脚步,我去哪儿你便去哪儿。现在终于轮到我跟着你的脚步了,你去哪儿,我就跟到哪儿。”

    陶竹:“……”

    其实吧,他真不介意这辈子都跟着黎荞的脚步。

    他从不觉得委屈。

    在他这里,黎荞永远大过任何人任何事。

    可偏偏这人总觉得这样对他不公平。

    心里暖呼呼,他握紧了黎荞的手,没有再劝,而是笑着应道:“好。”

    黎荞的心意,他不能辜负。

    “这样才对嘛,况且幸好我今天跟来了,不然当时多尴尬?我可不能让你独自面对那种尴尬,这是我的错。”

    黎荞又道,语气中满是庆幸。

    而且,面对着陶竹,张老三或许不敢讲出真实缘由,这么一来,他不知何时才能知道他的决策抢了底层苦力的饭碗。

    “我不怕那一幕的,我能解决。”

    陶竹立马道。

    “换做是你,你如何解决?”黎荞有些好奇的歪了歪脑袋,抬起眸子去看他。

    这个角度,只能看到他有些锋利的下颌线和挺直的鼻梁,但黎荞还是维持着这个有些别扭的姿势。

    他的竹哥儿真好看。

    陶竹不知道黎荞的思绪已经有些跑偏,他认真道:“换做是我,除了安排他们进灰泥作坊,我还会给他们送些粮食。”

    “被抢走活计的这些日子里,他们日子过的肯定艰难。”

    “还是竹哥儿贴心,明日咱们就送些米面过去。”

    黎荞很赞同。

    他的竹哥儿,又好看又心善。

    “嗯。”陶竹轻轻点头。

    这是补偿。

    张老三的事儿,不仅黎荞没想到,他也没想到。

    这种事儿以后可别再发生了。

    于是,翌日,当张老三和他一个名叫刘福的邻居在灰泥作坊培训一整日后回到家,还没推开家门,两人便听到了院子里的笑声。

    他们家住在一个不大的院子里,院子里一共有三户人家,家境都很差,刘福和张老三一样,从前是扛大包的,现在和他一起去了灰泥作坊。

    剩下的一户也无固定职业,靠着打零工过日子。

    三家日子都不好过,大人愁眉苦脸,小孩子也小心翼翼的,即便是玩耍,也不敢发出太大的声音。

    院子里的气氛一直都死气沉沉的。

    可今日,院子里竟是充满了欢声笑语?

    张老三看了眼身边的刘福,刘福也诧异,一边推门一边道:“这是遇见什么好事了,笑这么欢?”

    院子门推开,一股浓郁的香味登时飘了过来。

    张老三和刘福一怔,这香味是炼猪油时才会有的。

    可这味儿也太浓郁了吧?

    就凭他们三家的条件,就算是过年时炼猪油也没整出过能飘满整个院子的浓郁香味。

    他们俩的视线不由自主往院子里的简易厨房看去,这公共厨房是个棚子,只有三面,没有门窗,站在院门口可清晰看到厨房里的场景。

    大夏天的,厨房里小小的灶台前围满了人,这些人一点儿都不嫌热。

    灶膛里的火烧的很旺,案板上有一大坨猪板油,占据了半个案板,那白花花的颜色,即便这会儿天色擦黑了,也能看的分明。

    张老三瞧着那最起码得有三十斤的猪板油,登时倒吸一口凉气,眉头皱的能夹死蚊子:“这败家夫郎!虽说今后有了稳定活计,可也不能这么造啊!”

    旁边的刘福更是眼前一黑,立马抬手去拍心口:“败家婆娘!家里那点钱是三娃的束脩钱!”

    厨房里,他婆娘也在灶台旁,正拿着筷子往外夹什么东西。

    他和张老三关系好,两家常常一起做饭。

    以那坨猪板油的斤数而言,肯定是他们两家合买的!

    乱花钱!

    这时,厨房里的众人听到门口的动静,都朝门口看去。

    张老三的小儿子瞧见亲爹,立马朝着他跑去:“爹!你回来啦!”

    稚嫩的嗓音里带着欢悦,还一蹦一跳的。

    刘福家的三娃也跑出来了,同样一蹦一跳的:“爹,吃猪油渣,刚出锅的!”

    张老三:“……”

    刘福:“……”

    两人看着小脸蛋笑成一朵花的儿子,再看看他们攥的紧紧的小手,两人收起脸上的不满。

    算了,吃了饭再说。

    当着小孩子的面争吵不好。

    两个人这般想着,脸上挤出笑来,但因为心里疼的在滴血,是以笑容有些勉强,再配着他们脸上沟壑似的皱纹,这笑脸怎么看怎么奇怪。

    “咦?爹,你咋了?”

    刘三娃来到自己亲爹跟前,被刘福脸上的笑容吓了一跳,举到半空中的小手也垂了下去。

    “没事,爹就是、就是……”

    刘福闻着刘三娃身上浓郁的猪油味,违心的话实在是说不出来,猪油再好吃也不如三娃读书重要啊!

    只有读了书,识了字,才不会再跟他一样只能干苦力!

    越想越气,他控制不住脸上的神色了,大手轻轻拍了拍刘三娃的小脑袋,而后他沉着脸,准备冲到厨房和他婆娘狠狠理论一番。

    但就在此时,他婆娘站在厨房门口,喜滋滋的对他招手:“当家的,快来,今天黎大人派人送了米面和猪板油过来,咱家和老三家都有!”

    “?”

    正气势汹汹准备冲进厨房的刘福,愣住了。

    啥?

    一旁正努力维持住笑脸的张老三,也愣住了。

    啊?

    这时,张老三的夫郎也站到了厨房门口,一脸喜色的道:“黎大人可大方了,每家五百斤面粉,五百斤大米,还有三十斤肉。我和梅姐没要猪肉,要了猪板油,这么多猪板油熬出来,吃到过年都吃不完。”

    五百斤面粉五百斤大米三十斤肉?

    这三个数字,惊的张老三和刘福两人差点儿跳起来,这么多啊?

    “黎大人为什么送这些啊?”张老三呆呆问道。

    “说是补偿之前的疏忽,对不住咱们。”张老三夫郎说着感叹:“黎大人心肠可真好,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官儿。”

    “可不是,今天送过来时我都傻了。而且,黎大人的人说你们之前的工友都有。老三啊,幸好你昨天回来喊你福哥了,更幸好你跑去灰泥作坊了。”

    “快过来,我刚才去打了一斤酒,今晚你们哥俩儿好好喝一杯!”

    刘福媳妇笑着道。

    张老三:“……这明天必须得去给黎大人磕头!”

    刘福:“……磕!必须得磕!”

    同样的一幕,发生在三十多户家庭中,活在底层的他们,就是做梦都没梦见过这种好事,朝廷的三品大员黎大人,不仅把他们安排进灰泥作坊,还又送来这么多补偿?

    这是活菩萨转世吧?

    这一定是活菩萨转世!

    磕头,必须得给黎大人夫夫磕头!

    于是,当黎荞第三日和陶竹一起去作坊那边时,这三十多人趁着中午休息,跑到他们夫夫跟前非得给他们磕头,不少人还哭了,泪眼汪汪的看着他们。

    这种活菩萨,可一定得升官,一定得长命百岁!

    黎荞和陶竹瞧着这些人的神色,心里松了口气,这补偿来的不算晚。

    三日的面试很快过去。

    黎荞的假用完了,他得回去上班了。

    但水泥作坊这边的面试还没有停止,不管是做水泥还是修路,都需要用到大量的人手,因此盛鸿给的原话是只要有人前去应聘,那就继续招人。

    哪怕暂时不能上工,也得先登记一下,等以后需要用人了,直接喊人过来就成。

    因此,陶竹得继续去水泥作坊上工。

    黎荞将满招损、谦受益、不矜不伐、学而不厌十二个人全安排给陶竹,并且再三叮嘱这十二人,千万不能让陶竹受委屈,天塌下来他顶着。

    他自己则是带着黎刀黎枪等护院去上班。

    没了黎荞的陪伴,陶竹有那么一点点不适应,说实话,能和黎荞一起共事,每天一起上工,一起回家,这感觉真的挺新鲜的挺让他沉迷的。

    可黎荞不能一直陪着他。

    黎荞忙的是国家大事。

    另外一边,黎荞回去上班时,正好遇见了大朝会。

    百官齐聚,谁若是有事,都可以上奏。

    不过,最近并无震惊朝野的大事,都是些不怎么重要的小事,因此这大朝会早早就结束了。

    结束之后,黎荞像往常那般,准备去求贤殿。

    他请了三日假,不知道这三日中盛鸿有没有让其他大学士代为批奏折。

    若是没有,以盛鸿的惜命,那此时求贤殿里必定积压了一大批奏折。

    这都是他的活儿啊。

    心里正叹着气,突然,身后传来了六皇子的声音:“黎大人。”

    黎荞脚步一顿,顺着声音来源看去,只见六皇子站在距离他一米远的地方,正笑意盈盈的看着他。

    “六皇子。”他恭敬行礼。

    “黎大人可是要去求贤殿?”六皇子一边朝着黎荞走去一边问。

    “是。”黎荞点头。

    “那一起吧,正好我也有事要找父皇。”

    “好。”黎荞自是要应下。

    于是两人并肩朝着太极殿门口走去。

    “听说黎大人给一些扛大包的苦力送去了米面肉?”六皇子不疾不徐的开口。

    “是。您是从何处听说的?”黎荞有些惊讶。

    “灰泥作坊万众瞩目,我自然听说了。黎大人,你待百姓,担得起一句爱民如子啊。”

    六皇子笑着赞道。

    “这是下官该做的。”黎荞面露自责:“他们本就日子不好过,下官无意中还抢了他们的饭碗,必须得给他们补偿。”

    “黎大人此言差矣。大盛子民千千万,没有任何政令可以让所有百姓都得利,只要保证大部分百姓的利益,那便足够了。”

    “当然,我知道你的心肠是极其好的,可你这样怕是会惯得百姓得寸进尺,今后若再有类似的事儿,万一有刁民嚷嚷着想让朝廷补偿,到时可如何是好?”

    黎荞:“……”

    他一脸惭愧:“是下官考虑不周了。”

    “我就是随便说一说,黎大人你不要往心里去,黎大人你是农家子,你知道底层百姓的不易,是以对他们多有同情。”

    “但你的能力是有限的,朝廷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我觉得一些事儿大差不差便得了,没必要增添负担,你觉得呢?”

    六皇子笑盈盈的看着黎荞,一副温温和和的样子,语气也仿佛在和黎荞拉家常。

    但黎荞心中却是微叹。

    六皇子此话,是在试探,也是在表达他的政见。

    这一番话表明,他和六皇子不是一路人。

    他正了正神色,认真道:“您这话有理。可下官行事,求的是一个问心无愧。”

    “若真的力有不逮,那自不会勉强。”

    此言一出,六皇子不由挑了下眉,随后摇了摇头,叹气道:“黎大人这样的官儿,世间罕见。”

    “但黎大人只花自己的银子,没动用国库,那黎大人自然是想做什么做什么。”

    “愿黎大人永葆此心。”

    说罢,他抬手拍了拍黎荞的肩膀,而后加快了脚步,撇下黎荞,快步朝求贤殿走去。

    黎荞望着他与自己一样有些单薄的身影,神色平静。

    片刻之后,黎荞也朝着求贤殿走去。

    到了求贤殿,果然积压了一堆的奏折,当着六皇子的面,盛鸿让黎荞先看那些不重要满篇是废话的折子。

    等六皇子走了,盛鸿立马补上了一句:“黎爱卿,都是你的活儿,接下来几日你勤快些。”

    “……是。”

    黎荞只能乖乖应下。

    “朕听说你给一帮扛大包的苦力送了不少粮食,你这官儿当的不错。”

    拿自己的银子去平民怨,多好的官儿啊。

    不过,他又一脸感慨的道:“怎么样?察觉到朕的不易了吧?照顾了老兵,那就顾不了苦力,这大盛,朕维持的极其艰难啊。”

    “……您说的是,治国的确不易。”

    黎荞苦笑。

    “不过你别放在心上,你是无心的,而且现在这些人都进了灰泥作坊,灰泥作坊大有可为,这几日作坊里已经生产了不少灰泥,明日你和朕一道去城外,咱们盛京的第一条灰泥路,明日开工。”

    盛鸿又道。

    此等大事,他必须到场。

    这是开始。

    从今往后,大盛处处都是坦途。

    第185章 大盛第一条水泥路 黎荞点外卖

    大盛第一条水泥路动工, 盛鸿盛钧以及百官都到场了。

    这时候没有大型机器,水泥路的修筑很简单,先打地基, 然后在道路两边装上木板当挡板,接下来往路中间倒水泥砂浆就行了。

    手法很原始,但架不住水泥好使,而且此时也只有马车没有大型货车,所以用这种手法修出来的水泥路足够日常使用。

    盛鸿盛钧父子俩很高兴, 很期待,水泥砂浆倒到路面上后, 两人也不嫌脏, 从工匠手里接过特制的大型刮板,一点点将水泥砂浆刮平。

    他们父子俩还让百官也上手,让百官也参与进来, 好亲自感受一下水泥路的神奇。

    黎荞自然也上手了, 身为水泥的“发明者”,这种场合必须有他。

    如此兴师动众, 自然吸引了大批百姓围观。

    灰泥作坊收购草木灰本已经惊动全盛京,眼下制作出来的灰泥要投入使用了,而且听说修出来的路特别平坦, 还浑然一体, 于是很多百姓都跑来看热闹了。

    看着眼前灰呼呼的水泥砂浆, 众人都抱怀疑态度:“这能修路?”

    “草木灰加水,再掺点沙土, 这晒干之后应该是一盘散沙吧?”

    “是啊, 这怎么可能修成路?”

    不过, 此地有一些水泥作坊的工人家属, 这些工人家属听着身边的怀疑声,忍不住搬出灰泥作坊的现状解释:“我家当家的说,灰泥作坊里已经拿灰泥铺路了,灰泥晾干之后不会散开,又结实又平坦!”

    “真的?”

    “当然是真的!过几天就能看到了。而且,当家的说这种灰泥卖的不贵,等将来大批量出售时他要买些回去抹院子,抹了之后院子不但平坦,还干净、容易打扫,也不怕下雨积水了。”

    此人又道。

    “卖的不贵吗?”听到价格,附近的人耳朵都竖起来了。

    “不贵,这价格是圣上定的,灰泥可以拿来盖房子,若是卖的太贵,咱普通小百姓买不起。”

    那名家属又道。

    “哎呀,那太好了!现在我家的院子一下雨满院子都是水,一踩一脚泥。拿青砖铺地面,舍不得,拿土坯砖吧,懒得搞。这灰泥铺路挺简单的,若是灰泥真的很便宜,到时候我家也买一些。”

    “若真价格低,那我家也买一些。”

    也有人愿意买。

    从前盛京何曾有过这样的大场面,不但盛钧盛鸿父子俩来了,连文武百官都来了。

    哪怕这灰泥不如预期,那也有不少百姓想买些回去试试。

    第一日,水泥作坊的伙计一共修了五公里的水泥路。

    接下来就是晾晒。

    这中间盛鸿盛钧又带着百官来了一趟,此时水泥路已经硬了不少,人们走在上面不会留下印记。

    但个别地方还会有些许的凹凸不平,需要再拿工具打磨一下。

    到了第四日,水泥路就能通车了。

    盛鸿盛钧父子俩又带着百官过来了。

    此前御花园里那条水泥路小道是黎荞搞的,百官只见结果,不见过程。

    不见过程,那自然心中有疑虑。

    中间应该是掺杂了其他物件,不然的话,只凭着草木灰,怎么可能修出那么平坦的路呢。

    明明草木灰比细沙还要碎嘛。

    但是,今日,看到他们亲手拿刮板刮过的草木灰泥浆在静置之后竟真的变得平坦丝滑,他们或嘴巴大张,或神色激动,更有人蹲下去摸灰扑扑的地面。

    这灰泥真的好神奇哇!

    盛鸿、盛钧父子俩乘坐着龙辇,在这条长五公里、宽八米、厚三十厘米的水泥路上或快或慢的来回跑了三躺,这才过瘾了。

    等他们父子俩感受完了,其他人这才能拿出自己的车——滑板车。

    今日人太多,担心堵车,所以今日的试通车只允许滑板车上路。

    滑板车上了水泥路,那叫一个丝滑,脚随便在地上蹬一下,滑板车就能冲出去老远。

    完全不会有颠簸,这叫人怎么不爱?

    眼见为实。

    之前还心存疑虑的人,这下子彻底心服口服了。

    草木灰还真能修出这种浑然一体又坚固又平坦的大路!

    当即就有人询问盛鸿,灰泥作坊何时对外出售灰泥。

    “先将通向定春园的路修了,再将盛京城内的土路给修了,而且中间还要经受时间和雨水的检测,若是没有问题了,那才会对外出售。”

    盛鸿做事挺谨慎。

    “还要等那么久么?”

    四皇子闻言一怔,随后道:“父皇,这灰泥便宜,而且修出来的路的确不错,即便只能撑三个月就得修补,那也值了。”

    “儿子也这么觉得。”

    六皇子也道。

    不就是一点灰泥吗?反正售价便宜,别说是支撑三个月了,就算只能支撑俩个月,那也对得起售价了。

    他这父皇,太仁慈太认真太妥帖了,跟黎荞一样,总是惯着百官和百姓。

    明明是至高无上的皇帝,结果却过的比所有人都累,没必要,真的没必要。

    “还是再等等吧,不急这一时半会的。”

    盛鸿摇头,很坚持。

    其他人听罢,只能按下渴望。

    算了,既然暂时买不到灰泥,那么想玩滑板车就来城外玩吧,这么宽这么长的一条路,肯定能玩个痛快。

    试通车大成功,灰泥一下子成了盛京城最热门的话题,一连多日,每日都有不少人出城去参观城外的水泥路。

    黎荞身为水泥的“发明者”,自然被无数人赞了又赞。

    原本因为赞赏圣旨落他手里一事,很多人对他生出了妒忌之心,可这条水泥路一出,就算是妒忌,那也不好公然酸他什么了。

    不过,黎荞并不觉得骄傲。

    皇家物流还压在他的心头。

    而且,六皇子与他不是一路人,可根据黎刀的观察,高志远还是鬼鬼祟祟的想要接近六皇子。

    烦。

    暂时解决不了可能是六皇子登基一事,他专注解决皇家物流单子少这一问题。

    身为一名熟练的代笔,这日,不到中午,他便将所有奏折批完了。

    天气炎热,盛鸿不想在求贤殿待着,看黎荞将所有折子处理完没有需要他定夺的政务了,他便让黎荞出宫回户部。

    他自己则是去了后宫的凝翠轩。

    凝翠轩在前朝时是冷宫,大盛建立之后,也没管这个地方。后来他登基,盛钧退位,两代帝王的嫔妃全住在后宫,后宫住不下了,于是他派人将凝翠轩收拾出来了。

    因为多年无人打理,里面有好几棵百年老树,绿荫遮天。

    平日里他觉得那地方阳光少,不爱去。

    可现在他身子受不得热,便察觉到阳光少的好处了,清凉啊。

    如今凝翠轩住的是七皇子的阿爹沈良人,沈良人性子温和,存在感一直不强,远远比不得特别能拉仇恨值的七皇子。

    从前他觉得沈良人沉闷无趣,但此时烈日炎炎,特别容易心烦气躁,沈良人的沉闷正合他心意。

    因此,他最近往凝翠轩跑的勤快。

    盛鸿去了凝翠轩,但黎荞并没有直接回户部,他出了宫门,直奔内城门口。

    大盛有针对官员的考勤法,而且每日中午休息的时间很短,因此若无其他事儿,官员们一旦进了内城,通常都是待到下班才会离开。

    中间不离开内城,那么官员们的车夫、下人们在早上将自家大人送到内城门口后就会回家。等下午他们自家大人快下班了,再赶着牛车、马车过来接他们。

    只有朝中大员的车夫、随从才会时时候在内城门口。

    从前黎荞家人少,而且他官职低,所以黎大山、黎刀等人将他送到内城门口后就会回家。

    现在他升官了,家里人也多了,因此每日随着他上班的贴身护卫们会留在内城门口候着,以防止他有事唤他们。

    今日他是带着满招损、谦受益他们六人来的,水泥作坊那边招人招的差不多了,陶竹不用日日过去,因此这六人又开始护送他上下班。

    “黎满。”

    站在内城门口,他对不远处的黎满招了招手。

    黎满小跑着过来:“大人有何吩咐?”

    “去找最近的物流摊点,让跑腿大哥去咱家鸭货铺子里买十罐饮品,每种各要一罐子,记住,是十斤的陶罐,我要请户部的大人们喝饮品。”

    黎荞吩咐道。

    “是。”黎满听清楚他的交代,小跑着走了。

    他则是回了户部。

    这会儿不是麦收不是秋收的,他也不爱掺和十二部的事儿,再加上他的顶头上司曹泰卓没有给他安排事儿,于是他便回了他的小小办公室,正大光明的躲懒。

    当然,实际上他在修炼异能。

    很快,午饭时间到。

    升了官,他的饭菜规格提升了不少,味道也好了些,但肯定比不上宫中的御厨。

    吃过午饭,他又继续修炼异能,约莫小半个时辰后,有差役来寻他:

    他点的饮品已经送到内城门口了。

    于是,他带着几名差役前往内城门口,将那些饮品搬到了户部的院子里。

    在户部,他官职仅次于户部尚书和户部侍郎。

    他前去给两位上司打招呼,询问他们愿不愿意尝些饮品,有冰的,有常温的。

    两位上司有些惊讶,但也不会抹了他的面子,各挑了一种饮品。

    户部的其他人,更不会抹他面子。

    而且,黎家鸭货铺的饮品是出了名的好喝,价格也不便宜,现在黎荞把饮品带到了户部,不喝白不喝。

    一连三日,黎荞日日中午都点自家的饮品,而且,第二日第三日的时候,不仅给户部的人点,也给翰林院的人点。

    辛知尝到了凉滋滋的桃汁,特意从翰林院跑到户部来谢他:“黎大人,您这一碗冰镇桃汁救了我小命了,我必须得谢谢您。”

    在内城,他自然是要按照黎荞的官职称呼的。

    他官职低,虽然每日有冰盆供应,但只有一盆,根本缓解不了炎热。

    所以黎荞送来的冰镇饮品可太珍贵了,一碗灌下去,每一根毛孔都是舒坦的。

    黎荞听罢这话,笑眯眯的道:“不算什么,你想喝的话,你明日也可以点。”

    “嗯?”辛知有些惊讶:“就跟您一样,找皇家物流的人么?”

    “是。我特意和圣上打过招呼了,圣上说可以找皇家物流的人买吃的,而且他说若是使用皇家物流的官员多了,他就在内城门口专门设个摊点,这么一来,大家伙儿中午若是想吃什么了喝什么了,都可以找皇家物流。”

    “……还能这样啊?”

    辛知睁大眸子。

    这有点超出他的认知。

    但随后他就放眼放光了,他早受够翰林院的饭菜了,若是皇家物流真在内城门口设了摊点,那他肯定日日都使用。

    两日后,内城门口还真多了一个皇家物流的摊点。

    黎荞又去光顾了,继续请户部和翰林院的人喝饮品。

    辛知也提前过去点单,他想吃百味楼的饭菜了。

    官场的人,也只有辛知这种建议给全体官员降薪来缩减国库开支的缺心眼体会不到黎荞的用意。

    其他的人,得知皇家物流在内城门口设立摊点了,有心和黎荞交好的,便过去捧场。

    反正他们俸禄高,愿意出这点跑腿费。

    外卖这个东西,对于此时的人而言,那其实是很新奇的。

    之前皇家物流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点单不方便,可现在摊点就在内城门口,众位官员想吃什么了,一早过去下单就成,等到了中午,他们要的饭菜会准时送来。

    这种便捷,是他们从前上班时不曾有过的。谁会在内城门口这种严肃的场合点外卖?

    没有人。

    现在真的点了,绝大多数官员都觉得新奇有趣。

    尝试之后还想再尝试。

    更何况,外面酒楼、饭馆的味道,完全能把盛鸿的厨子踩下去。

    从前他们是没得选,必须得吃他们各自衙门的大锅饭。

    现在满盛京的饭馆任由他们挑选,他们自然是选择点外卖。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前几日还得他们自己去内城门口点单,可短短四五日后,便有差役拿着笔墨,挨个的统计他们中午想吃哪家的饭菜。

    这么一来,他们连内城门口都不需要去了,他们只需要动动嘴巴和掏银子就成了。

    便利。

    非常便利。

    便利到这种程度,原本对外卖不感兴趣对巴结黎荞也不感兴趣的官员,也愿意尝试一下,于是,皇家物流每天光是内城门口这个摊点,就能有上百单生意。

    皇家物流的跑腿小哥少,上百单对于这些跑腿小哥而言已经是很大的数字了,皇家物流的生意比从前好了一些。

    可这远远达不到黎荞的预期。

    第186章 皇家物流挣钱了 准备开新铺子

    皇家物流能在短短时间内, 每天稳定多加一百多份订单,是靠了内城这个特殊的地点。

    盛京的绝大部分官员都被圈在内城,若无其他事, 官员不能随意外出。

    而且,官员还不差钱,不心疼那点跑腿费。

    在这种情况下,外卖业务发展的轻松又迅猛。

    但整个盛京,除了内城, 再没有类似的地方了。

    城东、城北、城西、成南都有商业街,商业街聚集了一批家境还算可以、准时开铺子关铺子的店铺老板, 可他们若是想吃外卖了, 都会使唤自家伙计前去,而不是找皇家物流。

    他们使用物流,基本上都是搬货运货。

    至于盛京城内比他们更富裕的人家, 谁家都不缺下人, 想吃外卖了,直接打发自家的人去买就成了, 根本不需要皇家物流。

    是以,想让皇家物流的订单再多一些……

    黎荞盯上了赌坊。

    自打麻将和扑克牌出现,赌坊的生意就一直红红火火, 这个行业太过暴利, 于是太上皇和大皇子火速开了分店。

    英国公家的赌坊被查封之后, 盛钧接管了这家赌坊。

    此时盛京一共有五家赌坊。

    每一家赌坊都挺宽敞,三层高的楼, 外带大院子, 而且每一家的生意都很好。

    此时的消遣太少, 麻将和斗地主的魅力又太大, 而且,还无人敢自私制作麻将和扑克在别处玩,再加上盛钧和大皇子为了拉拢更多的人进去消费特意降低了最低消费——

    当赌博变得不像是赌博,盛钧和大皇子倒是鼓励百姓进赌坊消费了。

    从前,平民局的话,每局一人最低押五文钱,最高押十二文钱,现在改为了最低每局押两文钱,最高押八文钱。

    赌坊一如既往每局每人抽成两文钱。

    这么一来,若是每局都只押两文钱,那么一两银子可以玩五百局。

    若是刚好一家四口凑成一桌,那么这银子来来去去都是在自家人手中,那一两银子就可以玩的更久了。

    当然,每局每人还得交两文钱的抽成,但一局两文钱,玩五百局才一两银子。

    这个消费真的很低了。

    所以,在盛钧和大皇子调整价格之后,平民局的麻将和斗地主已经不能算是赌博了。

    赌坊成消磨时间的好去处,像是一些小富之家,愿意拖家带口去玩,哪怕玩一整天,也只花费几两银子。

    至于富人贵人局,盛钧和大皇子也调整了最低消费。

    富人贵人有单独的雅间,环境比较好,从前,每一局最少得押一两银子,最高可押五两银子。

    现在,每一局最少可押二百文,最高只能押三两银子。

    每一局每一人,赌坊抽成二百文。

    这么一来,消费门槛降低了许多,像是一些月例银子不高的大家闺秀、贵女、贵哥儿等,也可以前来玩几把。

    五家赌坊,日日都是爆满状态。

    但是,赌坊是不提供饭菜的,只提供茶水点心,后来赌坊和黎荞家签订了供应鸭货的合同,赌坊提供的零嘴多了一种,但赌坊依旧不提供饭菜。

    前去赌坊消费的人,得自行解决吃饭问题。

    一些玩瘾大的人,到饭点舍不得离开,便拿赌坊的点心充饥,或者是让自家下人去买些饭菜。

    一些人则是直接离开,去外边吃饭。

    所以,从吃饭难,人多,不差钱这三个因素来看,这五家赌坊倒是和内城有些类似。

    ……

    黎荞很快就将他的计划告诉给盛鸿,盛鸿很支持,盛鸿和盛钧、大皇子打了招呼,黎荞则是去找了兵马所的新指挥使。

    在这位指挥使的帮助下,他很快就得到了一份容纳全城饭馆的外卖菜单。

    他让黎满去印刷作坊将这份菜单印刷了多份,然后他将这些菜单送往五家赌坊和内城各部衙门。

    与此同时,五家赌坊门口都新设了皇家物流的摊点。

    于是,当赌坊新一天开门,第一批客人进了赌坊之后,很快便发现赌坊墙壁上贴着很多张一人高的宣纸。

    定睛一瞧,宣纸上面写的竟然全是吃饭的饭馆/酒楼。

    每一个饭馆/酒楼后面不仅写了此饭馆/酒楼的地址,还写了此饭馆/酒楼的招牌菜以及价格。

    “……这什么情况?”

    有人随手叫住了赌坊的伙计,指着墙壁上的菜单问道。

    “这位爷,墙上贴着的是全城饭馆酒楼的名字,待会儿您若是肚子饿了,可以按照这菜单上所写的饭菜,让皇家物流的跑腿去给您将饭菜买过来。”

    “不过,路途远的话,中间耽搁的时间长,饭菜的口感肯定要差一点儿。”

    这伙计笑着解释道。

    “这样啊……”

    这位顾客了然,但又震惊。

    全城凡是吃饭的地方,大的酒楼,小的路边馆子,竟然全都有。

    他不由盯着那份菜单细看,说实话,哪怕在盛京生活半辈子了,但是,若问他盛京城里到底有多少饭馆酒楼,那他还真答不上来。

    现在既然贴出来了,那不妨多瞧几眼。

    旁的客人想法和这位顾客差不多,特别是那些姑娘、小哥儿,出于好奇,他们盯着墙壁细瞧,这一瞧,食欲就有些被勾上来了。

    若是只把一家馆子的招牌菜列出来,那不少人都没什么感觉,毕竟此时刚吃过早饭。

    可现在把全城饭馆酒楼的招牌菜都列出来了,还注明了地址和价格,哪怕这会才上午九点刚吃了早饭,不少人也忍不住在心中盘算起来了。

    原来城中竟然还有饭馆/酒楼卖这道菜的?

    咦?这道菜名字很新奇,此前没吃过。

    诶?竟然有家馆子啊,之前因为离得远,想过去尝但又懒得专门跑一趟,没想到今日见着了。

    ……

    未出嫁的姑娘、小哥儿,出嫁后的妇人、夫郎,早已经占据了赌坊的半壁江山,对这些人而言,美食的诱惑可是相当大的。

    而且,因为赌坊的面积有限,不管是包厢还是大堂,都装不下太多人,所以前来消费的客人,哪怕是高门大户,也不会带一堆下人,他们基本上都是只带一个或者两个下人伺候。

    这种情况下,若是她/他们想吃的东西多了,就只能买一家的。

    可现在皇家物流的摊点就在门口,于是,等瞧完了墙壁上那一列菜单,当即就有好几位客人来到赌坊门口,招呼门口皇家物流的跑腿去给他们购买饭菜。

    一些离得远的饭馆酒楼,得此时就点菜,不然可就要错过中午的饭点了。

    于是,五家赌坊门口的皇家物流摊点,刚出摊就有了生意。

    一整日下来,五个摊点的生意都不错,最低的也有三十多单,高的有八十多单。

    这还是第一日。

    等到了第二日,点单的人一下子多了许多。

    第一日时很多人都在观望,而且进赌坊前已经想好怎么解决吃饭问题了,所以点单的人少。

    但昨日那些点外卖的客人,直接将饭菜带到了牌桌上,各种香味一飘,登时就将不少人的食欲给勾上来了。

    于是,今日不少人早早就找皇家物流下单了。

    因此,第二日,五个摊点的订单增加了许多,每一处都达到了百单。

    内城的官员数量是有限的,可五个赌坊聚集的却是全盛京家境最好的人。

    甭管是富人贵人局还是平民局,能进赌坊消费的,都不会心疼那点跑腿费。

    这么一来,五个摊点的订单暴增。

    盛鸿干脆将其他摊点撤掉,好将人手调去赌坊的五个摊点。

    很快到了月底,负责皇家物流的主事清点了此月的账目,立马吓了一跳,这个月,不但盈利了,还足足挣了三百多两银子?

    大喜事哇!

    主事当即将此等大喜事禀告给了盛鸿,盛鸿也很开心。

    三百两银子不算什么,可是,这是皇家物流第一次挣钱!

    亏损了这么久,他终于不用倒贴银子了,甚好!

    于是,翌日黎荞下班时,带回来了二十匹料子,这是盛鸿赏的,奖励他将皇家物流由亏损转为盈利。

    陶竹瞧着崭新的二十匹料子,挨个抖开细细看了一下,口里道:“先让浅哥儿挑吧,让他给二宝做几套小衣服。”

    郑浅浅已经生了,又是一个大胖小子,郑浅浅盼着能得一个哥儿或者是闺女,结果又生了儿子。

    但儿子就儿子吧,皮实,好养。

    黎荞对此没意见:“好,你送过去吧。”

    郑浅浅目前还没出月子。

    他又交代了一句:“夏哥儿也快生了,让夏哥儿也挑一挑。”

    “好。”陶竹说罢,让黎满几个人搬着布料去了郑浅浅所住的小院子。

    又让人去叫了黎夏过来。

    郑浅浅和黎夏都是爱美的人,虽然不缺料子,但是,看到盛鸿赏的漂亮料子,还是高兴的很。

    两人各自挑了三匹,把黎荞夸了又夸。

    从前皇家物流之所以亏损,是他们小叔/荞叔不上心,现在一上心,只一个月,就让皇家物流挣钱了。

    太厉害了!

    他们就说嘛,他们小叔/荞叔那么厉害,怎么可能做亏本生意。

    陶竹回到他和黎荞所住的小院,将两人的话告诉给黎荞,黎荞听了,不由啧了一声:“这得感谢大家伙儿都有一张喜好美食的嘴巴,不然,我就是想破了脑袋,那也无法盘活物流。”

    “就比如说辛知,他每天中午最少都是点三单,有一次一口气点了五单,什么都想吃。”

    “……他吃这么多么?”陶竹惊讶。

    “他饭量其实一般,但架不住想吃的东西多。比如想吃这家某个点心了,点一份。想喝那家的汤了,点一份,还缺个主食,就再来一份。半晌时突然想吃什么了,那也不能委屈了肚子。”

    “不过,得谢谢他的奢侈,不然这皇家物流还真盘不活。”

    “这倒也是。”

    陶竹点头,但很快又道:“你别心疼银子,你若是想吃什么了,该点就点,咱家不缺银子。”

    “放心吧,我不会亏待自己的。”黎荞笑眯眯的应下。

    最近天气热,盛鸿不到中午便回后宫了,他便不在宫里用饭,都是回户部解决午饭。

    让内城官员养成点外卖的习惯之后,他就不再请众人喝饮品了,他对吃的一向不挑,户部的饭菜比翰林院的好,他吃着挺好。

    就皇家物流目前这个情况,他其实还是不满意的,一个月挣三百两,哪怕以后增多,估计也就一千两左右。

    但是,他没其他办法了。

    盛京城内类似内城的地方只有赌坊,他寻不出第三个地方了。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只靠着皇家物流原本的跑腿小哥,足以应对每日的单子,盛鸿不需要额外再招收普通百姓当外卖小哥。

    所以,他想解决就业问题,还是得另想法子。

    虽然他现在已经给张老三一帮人安排好工作了,但为了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他家最好再新增一门生意……

    黎荞正思索着,突然,小院外面传来了黎小睿的声音:“叔父父!叔父父!竹叔父,叔父!”

    嗓门嘹亮,顿时把黎荞和陶竹的视线都吸引了过去,两个人一起朝着小院门口走去。

    还没走两步,黎小睿的小身子便出现在了院门口。

    瞧见两位叔父,黎小睿立马道:“叔父父,竹叔父!云帆小叔叔捡了前边大皇子家皇孙的风筝,他不愿意还给人家,现在长风小叔叔在劝他呢!”

    黎荞:“?”

    陶竹:“……”

    夫夫两人对视一眼,而后加快了脚步,黎荞道:“小睿,你们仨不是在门口玩滑滑车吗?”

    刚才他下班回来时,这三个小家伙在门口玩滑板车。

    他家的东跨院还没有修好,西跨院又是园林风格的,是以这三个小家伙想玩滑板车了,都是去大门口。

    门口的大路铺着的是青石板,不算绝对丝滑,但也足够玩滑板车了。

    夏日炎热,但滑板车窜出去时带着风,三个小家伙很喜欢被风裹住的感觉,所以玩滑板车的热情一直没有消散。

    但现在黎云帆小胖友竟然又捡了前边院子里飘出来的风筝?

    等黎荞和陶竹抱着黎小睿来到大门口,果然,黎云帆小胖友爪子里抓着一个红色蜻蜓形状、比他还要高的风筝,他正感兴趣的看来看去,小手臂举起,似乎在研究怎么将风筝放飞。

    黎长风小胖友站在他身边,两个小爪子抓着风筝的线轮。

    黎弩几个护院和黎乐正站在他们一米开外的地方守着他们。

    黎小睿瞧见这一幕,在黎荞怀中哎呀了一声:“长风小叔叔也喜欢这个风筝么?”

    是的。

    黎长风小胖友看劝不动自己弟弟,便干脆加入到玩风筝的行列中。

    黎荞不由看向了前边大皇子家的院墙。

    院墙上自然没有人。

    而且,他也没听到那边有动静。

    他将黎小睿放下,问起了黎弩:“大皇子那边是什么反应?”

    “回老爷的话,刚才小皇孙借着梯子上了墙头,他看云帆小公子拿着风筝,便将线轮扔了过来,说把风筝送给云帆小公子了。”

    黎荞:“……”

    他扭头看向陶竹:“你明日送些吃食过去。”

    陶竹有些无语,也有些好笑。

    他之前给这三个小家伙买过风筝,可他们仨都不感兴趣,可谁知道今日小云帆竟会抓着别人的风筝不放手。

    “行,我明日送些好吃的过去。”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再让人去街上多买些风筝回来。”

    这都什么事儿啊……

    可能是捡来的东西比较有意思,黎云帆小胖友当天舍弃了滑板车,玩了大半个时辰的风筝。

    一直到天色擦黑看不清晰了,这才有些恋恋不舍的回家。

    翌日上午,陶竹特意让厨房那边做了黎小睿爱吃的脆皮炸鸡,还有猪肉脯、卤凤爪、牛肉干等吃食送去了大皇子府。

    这些零食都是他家常吃的,是经过黎小睿检验的。

    人家小皇孙天天山珍海味的,这些平民的小零嘴,希望能得小皇孙的喜欢。

    陶竹将零嘴送过去之后,回到自家,径直去了东跨院那边。

    东跨院那边目前修了大半,按照这个速度,入冬前肯定能搬进去。

    按照皇家物流跑腿小哥的速度来看,下个月三柳村那边的亲人就可以到达京城了。

    东跨院没有修好,到时候得住在西跨院。

    想来三柳村的亲人会喜欢西跨院的,园林风格,还能种菜养鸡,这换谁不喜欢?

    陶竹在东跨院待了一会儿,又去了郑浅浅的小院儿,逗了二宝一会儿,陪着快要憋疯的郑浅浅说了会儿话,而后他去看三个小家伙读书。

    三个小家伙现在每日都要读书,黎荞没有寻到合适的夫子,便由他、郑浅浅、黎夏暂时担任三个小家伙的夫子。

    反正他们几个都识字,教导他们仨的能力是有的。

    吃过午饭,等三个小家伙午休之后,他让黎满套上马车,他出门看院子去。

    七皇子得知他想在城东买一处小院,恰好七皇子手里有一处,昨日直接把钥匙送来了,让他有空去实地看看。

    上次沈画过来哭诉,他迫切的想让沈画搬到城东,住的离他近一些。

    若是日日他都能去沈画家晃悠一圈,那徐家人肯定不敢再作妖。

    等他看完院子回来,距离黎荞下班没多久了。

    三个小家伙也已经结束了下午的识字,正抓着昨日“捡”到的蜻蜓风筝在玩。

    至于他今日特意让人去街上买回来的十多个造型各异的风筝,三个小家伙看都没看一眼。

    ……

    果然,“捡”来的东西比较有趣。

    不一会儿,黎荞回来了。

    黎荞陪着三个小家伙玩了一会儿风筝,等三个小家伙累了,便带着他们仨回府。

    先洗去一身的汗,换上干爽的衣服,然后他带着三个小家伙在柿子树下坐了下来。

    陶竹抱来一个在井水中冰过的大西瓜。

    把大西瓜切开,瓤是红色的,瞧着还有沙。

    “叔父父,你和竹叔父先吃。”

    黎小睿两个小胖手各拿起一牙西瓜递给了黎荞和陶竹。

    黎荞和陶竹接过来,笑眯眯的道谢。

    黎小睿嘿嘿一笑,阻止了黎长风黎云帆两个小叔叔想直接拿着西瓜啃的动作。

    “会把脸蛋啃脏的,我给你们切成小块,你们拿竹镊子夹着吃。”

    他对投喂两个小叔叔的热情每日都在。

    黎荞见状,乐了一声,没再管三个小家伙,而是一边啃西瓜一边对陶竹道:“我想好咱们家的新铺子卖什么了。”

    “嗯?这么快就想好了?卖什么?”陶竹立马问。

    “卖炸鸡。”黎荞也没卖关子,直接道。

    “炸鸡?”

    正拿着小竹刀切西瓜的黎小睿闻言,嗖的一下将小脑袋转向了黎荞:“叔父父,我要吃炸鸡!”

    他爱吃炸鸡!

    第187章 三柳村来人 准备开炸鸡铺子

    黎小睿是真的爱吃炸鸡。

    此前因为他挑食, 黎荞特意做了炸鸡出来,炸鸡一出,他挑食的小嘴巴瞬间被折服。

    但炸物不健康, 黎荞和郑浅浅都不允许他多吃,平均算下来,一周才能吃一次。

    吃的次数少,他对炸鸡就更惦记了。

    此时听到黎荞说要开炸鸡铺子,他登时大眼睛放光, 也顾不上给两位小叔叔将西瓜切成小块了,将手中的小竹刀一丢, 又抓了两牙西瓜塞到两位小叔叔手里, 而后他扑到了黎荞怀中。

    他站着时已经和黎荞坐在凳子上时一般高了,他不用再仰着小脑袋和黎荞说话了。

    “叔父父,你是要开炸鸡铺子嘛?”他小手圈着黎荞的脖子, 肉呼呼的脸蛋上满是惊喜。

    黎荞笑着点了点他的小鼻子:“对。但你依旧不能多吃。”

    “……”

    黎小睿小嘴巴撅起来了:“我都长大了!”

    “你才四岁半, 还不到五岁,等你长到十岁, 那你每天都可以吃。”

    黎荞给他画大饼。

    “十岁?”黎小睿小眉毛一皱:“还有好久啊!得再过五年半!”

    “小睿真聪明,一下子就算出来了,待会儿多吃半牙西瓜。”

    黎荞笑着夸道。

    “……叔父父, 我想吃炸鸡~”黎小睿眨巴着大眼睛, 小身子跟扭麻花一样, 在黎荞怀里扭了起来。

    “你两个小叔叔都不吃,你比你的两个小叔叔大, 你是不是应该比他们俩听话?”

    黎荞下巴朝着正抓着西瓜啃的黎长风黎云帆两个小胖友点了点。

    黎小睿:“……”

    他嘴巴撅得老高, 但小身子却不扭了。

    大眼睛转了转, 他对黎荞说道:“叔父父, 竹叔父今天说,如果我三天之内把《大学》背下来,就给我奖励。我三天内肯定能把《大学》背下来,那我的奖励可以随便挑吗?”

    “是嘛?小睿真厉害!”黎荞闻言,做出惊讶的模样,随后立马点头:“如果你三日内真把《大学》背的滚瓜烂熟,那我允许你连着三日都吃炸鸡。”

    这话正中黎小睿下怀,他登时笑的大眼睛眯起,伸出小手指要和黎荞拉钩:“那咱们拉钩,要说话算话噢。”

    “当然。”黎荞伸出小手指和他拉了拉。

    他这才满意了,又在黎荞怀里扭了两下,然后蹦到了桌子前。

    他拿起了一牙西瓜,大大啃了一口,然后一脸满足的凑到两位小叔叔跟前:“等我拿到了炸鸡,咱们仨一起吃。”

    两位小叔叔听见这话,立马扭头去看自己爹爹和阿爹。

    黎荞和陶竹看着他们俩胖脸蛋上期盼的小表情,同时笑了起来。

    其实这两个小家伙随了黎荞,从不挑食,可是,不挑食并不代表他们俩没有自己的喜好。

    两岁半的他们,乳牙已经长齐了,相比较清淡、掺杂了不少蔬菜的辅食,他们自然更喜欢美味的炸鸡。

    可他们俩年龄比他们大侄子更小,他们大侄子一周能吃一次炸鸡,但他们俩只能眼巴巴看着,一口都不能吃。

    陶竹笑着道:“既然是小睿分享给你们的,那你们俩可以尝尝。到时候你们俩不吃外面炸的酥脆的皮,只吃里面的鸡腿肉。”

    听了此话,两个小家伙同时笑了起来,异口同声的道:“谢谢阿爹!”

    又扭头看向黎小睿:“谢谢小睿!”

    “不用谢,小叔叔,你们也可以向你们阿爹讨奖励呀,你们俩好好识字,等拿到了炸鸡,咱们仨一块吃。”

    黎小睿不忘给他两个小叔叔出主意。

    两个小家伙一听,这主意妙啊,他们点了点小脑袋:“好。”

    陶竹:“……”

    黎荞:“……”

    夫夫两人都乐了。

    不再管三个小家伙,陶竹好奇的看着黎荞:“怎么突然决定开炸鸡铺子了?”

    “因为盛京城的有钱人,有一张喜欢美食的嘴。”

    黎荞解释。

    做生意嘛,肯定要搞市场调研。

    像是传统的那些生意,比如说丝绸,茶叶,瓷器,当铺,香料、酒、药材等,早就有无数人在做了。

    他若是做这些生意,一是没有门路,二是要从别人的饭碗里抢食。

    所以,只是粗粗考虑了一下,他又把视线转回到了吃食上。

    民以食为天,而盛京又是大盛最为繁华热闹的城市,在这里做吃食生意,只有味道够好,那绝对不会亏本。

    但是,具体做哪种吃食呢?

    从前黎荞一时间拿不定主意,直到今日中午,辛知点了一份炸乳鸽,那椒香的气息,瞬间拨开了黎荞眼前的迷雾。

    什么叫灯下黑?

    这就是了。

    家里天天吃的炸鸡腿,他竟给忽略了,这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就不说最有名的肯德基麦当劳了,只说满大街的炸鸡店,这足以证明做这门生意绝对不亏本。

    而且,看黎小睿和两个小家伙的反应,也能知道这铺子若真开起来了,那绝对红红火火。

    陶竹听罢黎荞的解释,直接点了头:“好。”

    反正他还没想好到底要开什么新铺子,既如此,那就开炸鸡铺子吧。

    决定要开铺子,那接下来就是选址。

    炸鸡这东西又是肉又是油的,普通百姓绝对舍不得天天吃,所以这铺子应该放在城东。

    陶竹搬来城东的时间不长,但他之前想买城东的宅子,当时顺带了解过城东的各色店铺,因此不到五日,他就选好了店址。

    他家铺子名气足够大,所以他挑的不是城东主街两边的铺子,而是与主街隔着一条街的一个巷子里的铺子。

    这铺子足够大,原本是两个店铺,被上一个主人买下后打通了。

    巷子也足够宽敞,可供两辆马车并行,客人来往还算便利。

    店铺了买下来,之后便是招人。

    在此间隙,陶竹去了一趟沈画家中,告诉他七皇子小院的事儿。

    别看这小院子只是三进的,但很宽敞,快赶得上四进的了,足够沈画改造暖房了。

    而且地理位置也好,与陶竹家只隔着三条街。

    按照黎荞的话说,这宅子是在二环内。

    地理位置好,还宽敞,那售价就不低,哪怕七皇子给了友情价,那也需要八万两银子。

    这个银子,沈画自然拿不出来。

    就算是让整个沈家倾家荡产,那也拿不出来。

    之前陶竹说愿意借给他银子买宅子,他给拒了,想问家里要钱。但此时被这个价格一吓,他打消了问家里要钱的念头。

    算了,他还是问他竹哥借吧。

    他有固定收入,设计一件衣服二两银子,一个季度下来,差不多七百两银子。

    但是!

    这是从前的数字了。

    去年过年他设计了亲子装,一经推出就火爆全盛京,销量比往年翻了四倍,原本对皇家布庄不感兴趣的人也被亲子装吸引,从而进店消费。

    于是春季夏季这两个季节的新款,他都设计了亲子装。

    同样,这两个季度的生意也爆好。

    这么一来,他到手的银子,也从原本的七百两左右变成了三千两。

    光是这三个季度,他就得了差不多一万两银子。

    之前他把他设计衣服所得的银子全都攒了下来,因此,他现在已经攒了一万多两了!

    而他家的日常花销都是由徐瑛的俸禄解决。

    他和徐瑛都不是大手大脚的人,每个月的俸禄都有剩余,更何况现在徐瑛升官了,每个月的俸禄比从前高了不少,足足有四百两。

    一个月四百两,一年就是四千八百两,花一半攒一半,那一年也能有二千多两。

    而且,他爹娘知道他的情况,时不时的就给他塞银子,怕他受委屈。

    所以,虽然八万两银子很多,但有生之年,他和徐瑛一定能把这八万两还完的!

    沈画愿意买下这处宅子,陶竹当即就从家里取了八万银子,与七皇子的管家、沈画一起去官房牙过了手续。

    沈画买了宅子之后,陶竹叫上自家的护院、伙计,一日之内就给他搬了家。

    徐家人住在城北,今后若是想再给沈画添堵,那得从城北跑到城东去。

    不过,沈画的新家与自家毕竟隔着三条街,为防止有顾及不到的地方,陶竹和黎荞商量了一下,又征询了徐瑛的意见,而后让不矜不伐住了过去。

    徐瑛很担心自家人趁着他不在家跑过去给沈画添堵,他自己的小厮又镇不住徐家人。

    现在不矜不伐这两位圣上赏的侍卫住过去,他在户部上班时总算是能安心一些了。

    安置好沈画新宅子的事,陶竹开始给炸鸡铺子招人。

    这一次招人,他没有选择公开招聘。

    之前在水泥作坊当招聘管事时,他手中积累了大量普通百姓的资料,因此,他直接派人去了这些人家中,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去黎家炸鸡铺做工。

    被选中的人家,都觉得天上掉馅饼了。

    陶竹竟然主动派人到他们家中询问?

    天呐,太平易近人了!

    他们愿意愿意无比愿意,黎家铺子的工钱在盛京处于正常水平,不高也不低,但黎家铺子福利好!

    逢年过节,黎荞和陶竹都会发些吃的用的。

    过年时还会有奖金。

    而且,黎家铺子包吃,伙食比起其他铺子真的好太多了,顿顿都有肉。

    更何况这还是黎荞这位三品大员的铺子!

    若是进了铺子,那等于是有了个靠山,他们没欺负人的心思,他们只求不被人欺负。

    成为黎荞黎大人的员工,今后应该无人敢随意欺负他们了。

    底层百姓热烈响应,陶竹只花费了三日就把人招的差不多了。

    不过,涉及到最核心的方子,还是要找信得过的人。

    陶竹没急着开张,而是给新招收的几十个员工做培训。

    若无意外,三柳村那边的人最近几日就该来了。

    陶竹估摸的不错,五日后,皇家物流的退伍精兵护送着三柳村一行人进了盛京。

    这一次着实来了不少人。

    黎粮王桂花带着黎小山、黎小兰来了。

    黎菽和黎瑜宁黎瑜安姐弟俩也来了。

    黎东和他新娶的媳妇丁柔也过来了。

    还有郑家,郑屠户夫妇和郑器、石菊夫妇来了。

    另外,庄家庄丰收夫妇和李瓶、庄方母子俩来了。

    沈家夫妇也来了。

    孟家孟月的爹娘来了。

    这么一大堆人,老的少的,在路上着实走了不少时间,这会儿夏天都要过去了。

    这些人当中,除了黎粮和黎东,余下的人都是第一次进京。

    进城前,他们被平坦丝滑的水泥路给惊的好半天都没回神儿,进城后,瞧见宽敞、热闹的太平街,他们只觉得两只眼睛根本不够使,就连最稳重的庄丰收,也忍不住扭头左看右看。

    这就是盛京?

    不愧是大盛的都城,哪怕听黎粮和黎东讲了无数遍,第一次亲眼看到,他们依旧震撼不已。

    上次黎粮和黎东过来时,黎荞陶竹住在城北,现在黎荞升官搬到了城东,皇家物流的人带着众人径直去了城东。

    城东身为贵人区,街道宽敞干净,房子高大漂亮,看的众人又惊叹连连。

    不愧是盛京啊!

    一行人刚入城时,皇家物流的人前去给陶竹报了信,因此,当众人来到家门口时,陶竹、郑浅浅带着三个小家伙还有一帮下人已经在等着了。

    “大哥大嫂!”

    陶竹先看到了第一辆马车上的黎粮和王桂花。

    他急忙从门口的台阶上下去。

    郑浅浅原本想牵着黎长风黎云帆两个小家伙慢慢走下去的,结果眼睛一扫,竟看到了坐在第二辆马车上的郑屠户夫妇。

    他以为自己眼花了,但这时,郑屠户已经瞧见他了,激动的喊了一声:“浅哥儿!”

    真是亲爹亲娘来了!

    郑浅浅一激动,立马看向一旁的黎小睿:“照顾好你两个小叔叔,不但你爷爷奶奶来了,你姥爷姥姥也来了!”

    说罢,他放开两个小家伙的小爪子,急急的蹦下台阶,朝着郑屠户的马车跑去。

    黎小睿眨巴着大眼睛,弯腰牵住了两位小叔叔,站在台阶上没有动,只是好奇的看着由远而近的马车。

    亲人相见,自然是两眼泪汪汪。

    陶竹红了眼眶,郑浅浅则是嗷嗷大哭,黎菽也一个劲的抹眼泪,黎粮、王桂花还算镇定,和陶竹说了几句话,立马就奔向了站在大门口台阶上的三个小家伙。

    黎小睿是他们大孙子。

    黎云帆黎长风两个小胖友是他们的亲侄子。

    王桂花几年不见黎小睿,又是第一次见两个小崽子,激动的挨个抱着三个小家伙,眼中止不住的掉泪。

    还没抱过瘾,黎菽过来了,黎菽瞧见三个小家伙也是喜欢的不行,眼睛里的泪花同样止不住。

    庄丰收夫妇瞧着这一幕,颇为感触。

    盛京距离三柳村太远了,远到几年才能见一面,但时间和距离隔不断亲情。

    陶竹见了李瓶很激动,他和李瓶说了几句话,又忙招呼沈家夫妇。

    沈家夫妇几年不见沈画,肯定想得紧,正好沈画搬了家,离得近,于是陶竹便打算亲自领着沈家夫妇过去。

    沈家夫妇听说沈画的新家与黎家只隔了三条街,便拒绝了陶竹的提议,打算让皇家物流的人送他们过去。

    陶竹也是刚见着亲人呢。

    但陶竹很坚持,反正来的又不是外人,让郑浅浅招呼就行,而沈家夫妇第一次从小县城来到大都城,若没熟人陪着,心中肯定忐忑,他必须得亲自护送过去。

    沈家夫妇犹豫一番,同意了。

    于是众人先跟着郑浅浅回家,陶竹则是送沈家夫妇去沈画家。

    皇家物流快马加鞭去三柳村时,沈画已经怀孕了,所以沈家夫妇的到来在陶竹和沈画的预料之中。

    但几年不见亲爹亲娘,而且中间还被徐家人添了那么多堵,瞧见沈家夫妇之后,沈画犹如郑浅浅那般,也不管形象了,扯着嗓子嗷嗷直哭。

    沈家夫妇心疼坏了,搂着他一个劲儿的安慰。

    陶竹见状,略坐一会儿便回家了。

    这会儿刚过了中午,一帮人急着进城,还没来得及吃午饭,陶竹到家时,郑浅浅已经把午饭给安排上了,众人正饭端着碗拿着筷子吃吃喝喝。

    尽管早就知道黎荞升官得了大宅子,但是,亲眼瞧见了犹如画儿一般的院子,众人还是震惊不已。

    黎粮一手端着碗凉皮,一边吃一边在院子里转悠,瞧见角落里的菜地和鸡窝鹅圈,他很是满意。

    这才像是个家嘛!

    其他人也都坐不住,对这个院子好奇极了,他们和黎粮一样,端着碗四处转悠。

    自家人,没那么多讲究和规矩,郑浅浅充当解说,挨个给他们介绍。

    黎夏快生了,只坐在饭桌旁陪着黎东夫妇说话。

    陶竹回来后,看众人吃的差不多了,便领着大家伙儿去东跨院那边转了转。

    刚转完,他正想让众人休息一会儿,谁知道黎粮却是突然道:“竹哥儿,小荞快下值了吧?”

    “对。”陶竹看了看头顶挂着的太阳,点了点头。

    “那咱们去内城门口接小荞吧!还有庄文孟月,咱们一道都接回来。”

    黎粮说着嘿嘿笑了起来,对庄丰收、孟家夫妇说道:“你们也看看庄文、孟月穿官服的英姿,可威武了,走在一帮官员中间,昂首挺胸的,一点儿都看不出是从乡下来的。”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上次他来盛京时,他接黎荞下班的那一幕深深刻在了他脑中,回村之后他见人便念叨,恨不能把全村的人都拉过来让众人亲眼看到一表人才的黎荞。

    此时,终于又来到盛京。

    而且还来了不少乡亲。

    那必须得去内城门口观赏黎荞下班这一盛景!

    当然,还有庄文和孟月,这两位下班的场景,也是观光胜地,不能错过。

    庄丰收、黎菽、郑屠户、李瓶、孟家夫妇等人早就听黎粮重复过无数次了,他们也早心生向往,听了黎粮此话,不约而同的点头:“对,得过去瞧一瞧。”

    “那快走吧,可别误了时辰。”

    “竹哥儿,套车吧,咱们一起过去,我从大哥第一次说起时就盼着了,可算能见着了。”

    ……

    陶竹:“……”

    他有些哭笑不得。

    但也明白众人的心情。

    当年黎荞、庄文、孟月苦读时,在场的谁不盼着他们仨能金榜题名出人头地。

    现在这三位不仅达到了众人的预期,还在盛京混的不错,众人自然是想要亲眼看一看瞧一瞧。

    这是他们辛辛苦苦供出来的官儿呢!

    陶竹安排人套上马车,带着众人前去内城门口。

    现在他们家距离内城门口很近,众人其实是可以在家中歇息一会儿的,但谁都不愿意多歇,他只能带着众人在内城门口等。

    这期间,他们遇见了前来接庄文下班的庄园,几年不见,双方自是有无数的话要说。

    又等了差不多两刻钟,下班时间到。

    在内城待了一日的官员,迫不及待的下班回家。

    距离内城门口近的衙门,里面的官员最先出来。

    黎荞在户部,户部距离皇宫近,远离内城门口,而孟月又习惯性的粘着七皇子,很少准时下班,因此,三人当中,第一个从内城出来的是庄文。

    庄文虽然出身农家,但多年来没吃过什么苦,当了官之后,不求着升官,放稳了心态,不汲汲营营费尽心思往上爬,因此,五十多岁的庄文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不少。

    他脸皮白净,脚步沉稳,虽然官职低,但走在一帮朝廷命官当中,不怯弱,不畏缩,看上去很是有范儿。

    一向严肃、稳重的庄丰收,从瞧见庄文的那一刻起,嘴巴不由自主咧开。

    这是他们庄家的骄傲!

    “小文!”

    一声熟悉的呼喊,将沉思中的庄文带回神儿。

    他难以置信的顺着声音来源看去,瞧见日思夜想的身影,鼻子一酸,眼睛登时红了。

    “爹,娘!”

    他再无刚才的稳重,撩起官服就直奔马车而来。

    等来到马车近前,他和庄丰收夫妇都已经泪流满面。

    这一幕看的陶竹也有些难受。

    太远了。

    盛京距离三柳村太远了。

    等庄文情绪稳定下来,黎荞出来了。

    他的官服已经由绯色变成了三品以上专有的绿色,深绿色官服与他俊秀的五官同样相配。

    夏季,官服单薄、宽大,穿在他身上随着他的走动显得有几分飘逸。

    哪怕年轻、脸嫩,但身为盛鸿跟前的红人,又是三品大员,他身上已有令人不能轻视的威严和气场。

    从他出现在内城门口,不住的有官员跟上来、停下来与他打招呼、行礼,他落落大方的一一回应,抬手投足自带魔力一般,让一众人的视线难以转移。

    “小荞又厉害了!”

    黎粮目不转睛的看了好几秒钟,这才挺直了胸口,骄傲的开口。

    上次他来时,小荞大多是独自一人从内城门口来到他跟前,很少有官员和小荞打招呼。

    可现在,哪怕小荞走在前面,后边也有官员快步跟上来,而走在小荞前面的官员,也特意放缓了脚步。

    这些人,只为了和小荞打招呼!

    厉害了,他的小荞!

    第188章 亲人留京 炸鸡铺子开业

    黎荞见着好几年未见的自家人, 也甚是欢喜,挨个一一打了招呼,又随手叫住一个差役, 让其赶紧去刑部叫孟月出来。

    庄文许久未见自家亲人,没有继续等孟月,而是带着家人回家。

    不一会儿,徐瑛出来了。

    他现在掌管一省的财政、田地、户籍大权,比从前忙碌了不少, 时常会加班。

    他笑着和众人打了招呼,一直到孟月跑着从内城出来, 这才有些羡慕的离去。

    不管是黎荞还是庄文、孟月, 与自家人关系都是极其好的,那种互相关心、互相体谅、为对方掏心掏肺的亲情,他可太羡慕了。

    沈家夫妇待他如同亲儿子一般, 可在这几年间, 他却是让画哥儿受了不少委屈。

    唉。

    孟月见着爹娘,也开心极了, 恰好孟家大哥赶着牛车过来接他下班,他便带着爹娘回家。

    黎荞也和自家人回家。

    夏天天长,回到家里时太阳还在天边挂的老高, 距离晚饭还有一段时间, 更何况黎粮一行人刚吃了饭, 于是众人便坐在柿子树下说话。

    黎粮、王桂花、黎菽把他们的行李打开,把里面带的特产和给三个小家伙做的衣服鞋袜全摆了出来。

    “这是我做的虎头鞋虎头帽, 长风和云帆的一年四季各两套, 还有小睿的, 也有两套。”

    黎菽指着一个大木头箱子说道。

    木头箱子里装着的全是她亲手做的小物件, 甭管是鞋子帽子还是小衣裳,都精致极了。

    陶竹拿起一顶精美喜庆的虎头帽放在手里打量,老虎额头上的王字是贴的金箔,眼睛上眼白部分则是挂着两颗大珍珠,看珍珠的色泽,肯定是从府城买的,平城这种小地方没有。

    他便道:“这帽子好看,三姐费心了。”

    “不算啥,这是我该做的。”黎菽笑着又拿起一顶,对着三个小家伙晃了晃,神色带着一丝忐忑:“你们喜欢吗?”

    黎小睿正抓着一个拨浪鼓在摇晃,这是黎粮在平城买的,平城一个小县城,着实没什么特产。

    但黎粮千里迢迢的将拨浪鼓带来,也是他的一片心意。

    黎小睿听得黎菽此话,抬头看向黎菽手里红艳艳还缀着珍珠的虎头帽,他立马点了点小脑袋:“喜欢!”

    两个小崽子也点了点小脑袋:“喜欢。”

    黎菽见状,不由松了一口气,她一个乡下妇人,没什么见识,而三个小家伙则是在盛京长大,什么好东西都见过,此前她担心她的手艺入不了三个小家伙的眼。

    而且,上次王桂花和村里人给三个小家伙做鞋子衣裳时她没做,虽然孩子年纪小,黎荞陶竹也不会计较这一点儿,但她面对着三个小家伙时,莫名的心虚。

    现在提着的心终于能落下去了。

    “上次小菽被黎黍那个混账弄伤了胳膊,不然,她给三个小家伙做的鞋子衣裳绝对不会比我少。”

    王桂花将黎菽的模样看在眼里,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此言一出,正笑眯眯看着三个小家伙的黎荞立马朝着她看去:“啥?”

    “诶,都过去了,大嫂,别提了。”黎菽也是一惊,赶紧道。

    “怎么不能提?你足足吊了小半年的胳膊,这罪可不能白受。”

    王桂花说着看向黎荞,快言快语道:“你考上秀才后黎黍那混账给你认错,村子里的人算是接纳他了,让他进红薯作坊干活。但他不知足,想在咱黎家混个工头、管事当当。”

    “他找你大哥,想让你大哥在你跟前给他说好话,你大哥不同意,他就找上小菽,小菽也不愿意,他就对小菽拉拉扯扯的,一个不留神将小菽给摔着了。小菽倒地时压着了右手,养了大半年才好。”

    “……三姐,你胳膊现在咋样了?”

    黎荞立马从圆凳上起身,几步来到黎菽跟前,抓住她的右手臂晃了晃。

    陶竹也关切的上前:“三姐,你怎么不给黎荞说呀?这是大事。”

    “现在没事了,不管是做点心还是做针线活都没影响,也不疼,没什么后遗症。”

    黎菽说着苦笑:“二哥不是故意的,当时他也吓坏了,跪下来求我别把这事告诉你们俩,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还让他儿子、孙子都跪下来求我。”

    “他前些年虽然想岔了,但好歹是二哥,我也不想让你们担心,所以就不让大哥大嫂告诉你们。”

    “……他竟然给你跪下了?”

    黎荞有些惊讶。

    就黎黍那个一根筋的脾气,愿意给他道歉认错就很出乎他的意料了,但没想到黎黍竟然愿意给黎菽跪下?

    “可不是,他不仅自己跪,还拉着他刚一岁的小孙子给我下跪,小孩子又没错。我不想让你为难,所以就没告诉你。”

    说到底,黎黍占着二哥这个身份,也早就给黎荞道歉了,现在又做出悔改的模样,甭管是真悔改还是假悔改,反正是把悔改的姿态给做足了。

    既如此,她便没把此事告诉给黎荞,反正她胳膊彻底好了。

    “早晚都得告诉黎荞的,黎家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家业,都是靠了黎荞。想给黎黍安排活儿,那肯定得经过黎荞的同意。”

    王桂花道。

    “我就是看孩子可怜……”

    黎菽期期艾艾的看着黎荞:“小荞,咱家不是一直缺干活的人么……连孟家人都来咱家做工了。我、我就想着,只要他真心……”

    “没事儿,既然现在所有人都知道他认错了,还给你磕头,那给他一份活计也不是不可以。”

    黎荞笑眯眯的开口:“反正有二叔在,能压得住他,他作不了妖。”

    一个黎黍而已,他还真没放在心上。

    说到底,黎黍也没把原身怎么样,只是做派不像是兄长而已。

    而他现在高官厚禄,对比黎黍此时的处境,的确容易招来闲话。

    当然,更重要的是自家缺少劳动力。

    “那你同意啦?”黎菽有些高兴,忙确认道。

    “同意了,你们和二叔看着安排吧。”黎荞笑眯眯的点头。

    “行。”黎菽笑了一下,心中松了口气,到底是一起长大的亲二哥,现在她小弟能与其和解,挺好的。

    她顺势说起了村里的事情。

    现在平城属于黎荞的田地已经有万亩了。

    这么多田地,黎粮黎谷佃出去了一部分,余下一部分则是招了长工、短工。

    这一万亩田地遍布平城,雇佣的长工、短工也遍布平城。

    此时交通不便,离得远的地方,哪怕是同一个县城的,也得走上两三天才能赶到。

    黎粮黎谷王桂花这些人节俭、勤快惯了,凡是自家田地里的粮食,一粒都舍不得丢,想要全部存入仓库。

    而且,他们也讨厌偷懒耍滑的人。

    抱着这种心思,他们仨对这一万亩田地盯的很紧,每天都忙的脚不沾地的。

    要不是孟家那一大家子过来分担了不少活计,那此次入京肯定不会来这么多人。

    是的,孟家人当真去三柳村做工了。

    连孟月的爹娘都去了。

    孟家人口挺多的,孟月有大伯有叔叔,加一起也是一个大家庭。

    孟月交代了,不准他们收取富商官绅赠送的任何财物,他们也不愿意用孟月送回去的俸禄,于是这一大家子在孟月当官之后依旧务农。

    年后孟月和黎荞同时往家里送了信,孟家人收到信很高兴,能去黎家做工,那可比种地强多了,不仅工钱高,活计还轻松。

    他们一点儿心理负担都没有,他们家孟月虽然当官了,可黎荞的官更大,这有什么可丢人的?

    况且,就算真的丢人,那也是孟月买房子成亲为孟家传宗接代重要。

    孟月当了几年京官,结果还在租房子!

    而且也老大不小了,他们村子里和孟月同龄的人,孩子都能去私塾读书了,结果孟月连个说亲的人都没有!

    急死他们了。

    所以,他们一大家子接了信之后,立马高高兴兴的去黎家做工,他们只盼着能多挣些银子,好让孟月赶紧买个大宅子,说一门好亲事。

    孟家人收到了孟月的来信,黎家这边也收到了黎荞的信,对于孟家人,黎家人自然是欢迎的。

    孟家人淳朴,勤快,黎家最缺这样的人了。

    有孟家人的加入,黎谷、黎粮、王桂花的活计被分出去不少,他们仨比起从前轻松了很多。

    之前黎粮和王桂花打算今年只是过来玩一玩,看看儿子、孙子、侄子,可现在他们有了留京的打算。

    黎菽也是,家里不用她操心,而且黎瑜宁黎瑜安姐弟俩都到了说亲的年纪,留京比待在村子里强。

    黎荞和陶竹没想到他们三人竟然有留在京城的想法,陶竹立马道:“大哥大嫂三姐,这盛京还真离不了你们,黎荞在盛京已经有七百亩田地了,但因为我们俩太忙碌,一些田地又离得远,是以那些离的远的,我俩至今都没能去瞧一眼。”

    “啊???”

    黎粮和王桂花万万没想到竟然还有此等荒谬的事,登时急了:“你们俩不去盯着,那万一有佃户悄悄昧下粮食怎么办?”

    虽说不该这么恶意揣摩人,但涉及到粮食,当然是亲自盯着才放心啊。

    “不能怎么办,我俩没空去,只能让下人去瞧一瞧,但因为不能经常盯着,所以佃户说多少便是多少,你们也知道黎荞一向大方不计较,大差不差就行了。”

    陶竹叹气。

    “这怎么能行呢!”

    黎粮不由拍大腿,涉及到粮食,哪能糊涂?

    “所以大哥大嫂,你们就留下来吧,不然我和黎荞真顾不到田地的收成。”

    “还有,我和黎荞打算开个新铺子,可核心的方子肯定得握在自家人手里,但此前家里人分身乏术,于是我这铺子虽买下来了,但一直没开张。”

    陶竹继续诉说他和黎荞的不易。

    他们夫夫是真的不容易。

    上面没有长辈可依靠,能帮忙的只有黎大山黎二山赵深这几个小辈,但他们夫夫铺的摊子越来越大,只靠着这几个小辈,根本顾不过来。

    黎菽听了这些话,心里头也焦急,铺子买下来之后不开业,还得给员工们发工钱,这一天天耽搁的都是银子啊。

    原本还有些动摇的黎粮王桂花黎菽三人,登时都下定了决心,不行,得先摸摸底,最起码得把七百亩田地的真实情况给探清楚了,新铺子也得走上正轨再考虑回不回家的事儿。

    这时,黎荞又道:“大哥大嫂三姐,你们看到京城外那条灰色的道路了吧?”

    “看到了看到了,小荞太厉害了。”

    “走在上面比走在土坯砖路上还平坦!”

    “可不是,当时急着进城,没来得及下去摸摸,竟然是草木灰做出来的,太不可思议了!”

    “总之一句话,荞叔最最厉害!”

    ……

    黎粮王桂花黎菽包括年轻一辈的黎东黎瑜宁提起城外的水泥路,都惊叹连连。

    皇家物流前去三柳村接他们时,黎荞还没“发明”出水泥,但是,此时他们身处的宅子里有不少水泥出现,像是菜地里的水泥地面,鸡窝、鹅圈的墙壁,还有东跨院那边的新建筑。

    因此,他们已经知道水泥路是黎荞的杰作了。

    这么神奇的路,他们自然对黎荞大夸特夸。

    不过,黎荞提起水泥路可不是求夸奖的,水泥路的进度喜人,此时已经铺到距离盛京一百公里、属于暨北省地界的地方了。

    盛鸿答应他了,先紧着盛京与河西府的官道修水泥路,好方便他的亲人在两地往返。

    这需要花费不少时间,但五年内差不多能完成。

    而五年内,大运河应该也能开通。

    因此,此次留在盛京,并不会留一辈子,只需要再等个几年,那在盛京和三柳村之间往返就容易多了。

    还有,微青县的码头是他的,他要在那边开客栈铺子,但具体找谁过去管理,现在还没定下。

    所以,如果不想留在盛京,将来也可以待在微青县。

    在微青县的话,走水路可快速入京,走陆路可快速到达三柳村,去哪里都很方便。

    黎荞这一通话,彻底打消了黎粮王桂花黎菽的犹豫,原来只要再等上五年左右,在两地往返就能如此便利?

    那还担心什么,此次就留在盛京,先把小荞这一大摊子家业给打理好再说。

    自家的田地,竟是没亲自去瞧过,啧,不可思议。

    自家的铺子,竟是因为无人掌管核心配方而延迟开业,啧,这亏损的银子,可太心疼了!

    “明日就去田地那边转转吧?”

    “不,还是先开新铺子吧,田地又不会跑,但新铺子一日不开张,那就亏损一日的银子啊。”

    黎粮王桂花黎菽皱着眉,认真商议明天到底干啥。

    黎荞坐在一旁听着,心里暖呼呼的,这就是亲人的意义,唯恐他会吃亏。

    他笑眯眯打断他们三人的争论,明日既不去田地那边,也不去铺子那边。

    明日他向盛鸿请假,带着众人在盛京好好逛一逛!

    虽然黎粮王桂花黎菽都不同意请假一事,但翌日黎荞进宫还是向盛鸿争取了一日的假期。

    盛鸿是个善解人意的好皇帝,而且,甭管早处理还是晚处理,反正奏折都是交给黎荞处理,因此他大手一挥爽快准了黎荞的假。

    得了一日假期,黎荞陶竹便带着黎粮王桂花黎菽等人在城东逛了一日,盛京太大了,一日只能粗略的逛一个区域。

    第三日,黎荞去上班,换陶竹带着众人出门。

    这一次,他们不是闲逛去的,他们是去自家铺子里看自家的产业的。

    每一间铺子的生意都红红火火,看的黎粮王桂花黎菽满意极了,同时,他们也更焦急了。

    既然生意如此好,那新铺子快点儿开张呀。

    对于他们这种时刻想赚钱想干活的想法,陶竹只能搬出黎荞的名声去压制。

    兄嫂、姐姐千里迢迢来到京城,还没歇一日呢就被赶到田地里和铺子里干活了,这若是传了出去,旁人会怎么看黎荞?

    此话一出,黎粮王桂花黎菽三人只能按下心中的焦急,没错,黎荞让他们来盛京,虽然是打算让他们帮忙打理家业,但更多的是想让他们感受盛京的热闹繁华。

    罢了,先玩。

    按下焦急,他们一行人跟着陶竹在盛京玩玩玩,买买买,专心给黎荞攒名声。

    这期间黎夏顺利生下一个小哥儿,黎家没有重男轻女、哥儿的习惯,众人都为这个新到来的小生命高兴。

    很快到了休沐日。

    黎家院子热闹了起来,这会儿已经入秋了,气温不如盛夏时高,适合吃些火锅、烧烤。

    当然,也有外面酒楼里的佳肴。

    犹如办喜宴那般摆了将近十桌,一群来自河西府的老乡相聚在异乡,热热闹闹的吃席。

    这几日庄丰收夫妇、李瓶庄方母子在庄泉庄园的带领下,也开开心心的玩了几日。

    庄文决定买下黎荞陶竹之前住的那个四进带暖房的宅子。

    庄园定亲了,冬日要成亲。

    庄方也准备留在盛京读书。

    庄文如同黎荞那般,分析了今后两地之间的交通到底有多便利,于是庄丰收夫妇也改了主意,准备在盛京多住一段时间,最起码要住到明年。

    这么一来,现在庄家的宅子就有些小了。

    庄文想买黎荞的宅子,孟月爹娘则是想让黎荞劝劝孟月,这几日孟月爹娘日日都催婚,但甭管他们说啥,孟月都笑呵呵的推脱,他们没办法,只能向黎荞求助。

    但黎荞也只能嘴巴上应下。

    孟月与七皇子的事儿,的确头疼啊。

    热热闹闹的聚餐结束,黎家炸鸡铺很快开业了。

    在开业前,黎荞如同往常那般,在自家的另外几间铺子里贴出了广告,是以,开业这一日不少人慕名前往。

    不过,这些人心里是存有疑虑的。

    炸鸡?

    谁不会做炸鸡啊。

    就连普通小百姓过年时也会做炸鸡块这道菜呢。

    现在黎荞专门开了间大铺子做炸鸡,他虽然在美食这块有天赋,可说到底只是炸鸡嘛,就算是味道比普通小百姓做的炸鸡块好一些,但还能好到哪里去?

    值得开这么大一间铺子嘛?

    不仅是三层,而且还是把两家铺子给打通合成一间了,摊子铺这么大,别跟皇家物流一般亏损吧……

    总之,食客们虽然是慕名前来,但是,在踏入店铺前的那一刻,绝大部分人心中都是持怀疑态度的。

    但等他们真的走入店中,浓郁的炸鸡香味立马就飘入了他们鼻中。

    这股有些与众不同的味道,登时令他们眼睛一亮。

    咦?

    黎荞还真整出了新花样?

    这香味他们从前没闻过诶,炸鸡块可以整出这样的味道?

    等来到柜台前,看到了菜单,他们又惊讶了。

    炸鸡不仅细分为炸鸡翅、炸鸡腿、炸鸡排、炸鸡块、鸡米花,后边竟是跟着七八种蘸酱?

    而且,除了炸鸡,还有炸土豆条、炸蘑菇、炸年糕条、玉米杯等小吃。

    花样这么多嘛?

    他们还以为就跟普通小百姓家的那种炸鸡块差不多……

    惊讶了之后,他们兴致勃勃的开始点单。

    一大早就跑过来,自然是为了美食,现在光是菜单和空气中飘着的香味就已经超出了他们的预期,这自然是好事。

    不过,到底点哪一种啊?

    花样好多。

    一些拿不定主意的食客,干脆将每一种炸物和小吃包括蘸酱都点了一份,好一一对比品尝。

    店铺里是提供堂食的,很快,食客们点的吃食便端了上来。

    只看炸鸡腿外表,竟是金黄色,和普通人家炸出来的那种褐色完全不一样。

    再咬一口,竟是酥脆的掉渣!

    而且完全不油腻!

    有一些吃的快的,蹭蹭蹭很快就将一盘子六个鸡腿给啃完了,但口中不但不油腻,竟然还想再来一份!

    这太神奇了。

    这根本不像是炸出来的,炫了一盘子都没有油腻感!

    一些好奇的食客,当即便叫住了候在大堂里的伙计,询问炸鸡腿表层裹的是什么。

    “客官,这是小店独家秘制的炸粉呢,这炸粉和面粉不同,因此鸡腿吃起来焦香酥脆,”

    伙计笑呵呵的答道。

    “原来如此。”那食客盯着炸鸡腿金黄色的外表看了看,又对这伙计吩咐道:“店里每一样吃食,全都来一份,我要打包带走。”

    “好嘞。”

    这伙计先是应下,然后又做了提醒。

    炸鸡嘛,刚出锅时口感最好,若是外带的话,放在食盒里被捂出了水汽,那会影响口感。

    但是,即便口感稍差,那也与众不同,是别家没有的,是极其美味的。

    不仅伙计们这样认为,食客们也这样认为,就像是鸭货铺子刚开业时那本,原本只是想要尝鲜的食客,临走时都打包了不少吃食。

    尽管黎菽提前做足了准备,但刚过了中午,所有东西都售磬了。

    炸鸡铺子的名声,一日就打出去了。

    这在黎荞的预料之中。

    他家炸鸡所用到的肉都是当日刚宰杀的,新鲜的很,油是猪油,一日一换,在再加上独特的炸粉、腌制手法、蘸料,谁能抗拒炸鸡的诱惑?

    很少有人能抗拒。

    日日爆满,这是炸鸡铺子应得的。

    第189章 全篇琐事,可跳,不影响剧情 修路,卖水泥方子

    炸鸡铺子的成功在黎荞的预料之中, 但不在京城诸多人的预料之中。

    之前黎荞折腾出来的新式点心、鸭货,属于独辟蹊径,旁人做不出来。

    但炸鸡块诶, 但凡家中稍稍过得去,那过年时就能吃上这道菜。

    这么一道家常菜,黎荞竟也能整出新花样?

    不可思议!

    像是富贵人家的姑娘、哥儿,胃口小,也不爱吃油腻的, 平日里鸡不管是哪一种做法,只要端上了饭桌, 他们一般就是喝几口清淡的鸡汤, 吃个鸡腿,那就不再动筷了。

    其他部位不好吃,还容易油腻, 这些人不爱吃。

    可炸鸡一出, 这些人丝毫不觉得油腻,胃口也大了些, 能炫一盘子炸物,哪怕是从前不爱的鸡胸,做成鸡排后他们也吃的津津有味。

    在这种情况下, 炸鸡铺子的生意自然是爆上加爆。

    黎粮王桂花郑屠户夫妇郑器石菊六人负责实地探查黎荞陶竹的田产——郑家人也被拉了壮丁, 不过郑家人都很愿意, 反正暂时不回乡,那就先帮忙呗。

    炸鸡铺子只由黎菽和黎东夫妇负责, 生意爆好之下, 他们仨有些忙不过来, 黎菽便想让黎瑜宁黎瑜安姐弟俩也去铺子里帮忙。

    她向陶竹提说起此事, 陶竹立马摇头。

    黎瑜宁黎瑜安姐弟俩是黎荞这位三品大员的外甥女、外甥,这姐弟俩已经属于高门贵女、贵哥儿了。

    既如此,那就不适合抛头露面了。

    留在家里照看孩子,学习管理家中诸务,这便是两人的正事。

    黎菽听罢这话,只能打消了念头。

    罢了,她和黎东夫妇就多辛苦些。

    唉,她家的人总是不够用。

    黎菽忙的脚不沾地,但很快有人自荐上门:

    李瓶来了。

    李瓶逛完了盛京,待在家中无事可做,便想来铺子里帮忙。

    她儿子庄方如今只是小小秀才,但靠着庄文、黎荞、孟月、徐瑛,想留京也不难。

    但盛京的房价可真是贵啊,孟月身为七品官还买不起房子,庄方一个小小秀才想买房子,那就更不可能了。

    她得出来干活,多攒些银子。

    李瓶愿意去铺子里帮忙,陶竹自然很高兴,有了李瓶的帮忙,每日出售的各种炸物就更多了。

    一时间,炸鸡铺子成了盛京最火爆的铺子。

    就连盛鸿都听说了,还特意派人去买了一份,回来一尝,当真是酥脆不油腻。

    于是,翌日等黎荞坐在屏风后批奏折时,他好奇的问了黎荞一句:“黎爱卿,你是如何让你新铺子里的鸡在油锅里滚了一圈还不油腻的?”

    此言一出,黎荞忙放下手中的毛笔,从屏风后绕出,恭声回道:“回圣上的话,应该是外面裹的那层炸粉。这炸粉是微臣特制的,由面粉、淀粉、酵母混合而成。”

    “另外,还有一种炸粉,微臣起名为面包糠,是将面包切片,烤干,磨成粉。”

    “靠着这两种粉,所以微臣铺子里的鸡肉才会酥脆不油腻。”

    “噢……竟是如此。”

    盛鸿恍然,随后笑了起来:“黎爱卿,你在吃食这块的天赋,着实惊人。你出现之前,朕从未想过小小吃食竟能带来如此大的收益。”

    黎荞闻言,微微一笑:“民以食为天,穷苦百姓想要吃饱,富裕百姓想要吃好,总归都是在吃这一块打转。”

    “咱们大盛民富国强,只要吃食味道足够好,那不愁挣不来银子。”

    “你说的对。”

    盛鸿点头。

    可不是嘛,谁能想到他父皇,堂堂开国皇帝,竟是爱吃甜品呢。

    他父皇都如此,更何况普通百姓。

    江南那边皇家点心铺的分店已经开业了。

    江南富饶,有钱人的数量并不输给盛京,不管是哪一府的分店,生意都和盛京一样火爆。

    如今皇家点心铺共有八个店,这八个店上个月的收益,达到了八十万之巨。

    八十万!

    还是一个月!

    这一年下来,那就是一千万两,赶得上国库年收入的三分之一了。

    谁能想到小小吃食能有如此大的收益?

    谁能想到!

    这大大缓解了他的财政压力。

    就比如说现在,灰泥已经通过了时间、暴晒、雨水的考验,但他没急着变现。

    尽管城中不少人都想购买灰泥,可目前他并不打算出售。

    他想先修官道,修运河。

    灰泥若是运用在大运河上,那大运河的质量肯定要提升好几成。

    是以,他又夸了黎荞几句,然后便说起了他的打算。

    “这运河呢,目前已经修到暨北省了,以朕看,堤岸必须得抹一层灰泥,这样才会牢固。”

    “之前没有灰泥,现在要多抹一层灰泥,那必定要多耗银子。国库空虚,这多耗的银子,得由那些抢中码头的人家承担。”

    “这样吧,凡是有码头的人家,明日都到宫里来,朕将灰泥方子卖给这些人,只要他们出了这份银子,今后若是运河所需灰泥超□□也由国库承担。而他们拿了灰泥方子,可以将灰泥用在自家,甭管修多少宅院铺多少路用多少灰泥,朕都不管,随他们折腾。”

    “但绝对不能出售盈利。”

    “你看如何?”

    黎荞闻言一愣,随后点头:“若是多添一层灰泥,那堤坝肯定更牢固,微臣没有意见。”

    “那就如此决定了。”

    盛鸿满意一笑。

    他也不多要,每家出五万两银子,便可将灰泥方子拿走。

    五万两银子买一个一劳永逸随意折腾,这价格实在是太划算了。

    凡是竞标成功的人家,谁家不是家财万贯?

    谁家没有庄子园子?

    这种大工程今后肯定要用上灰泥,他现在只出价五万两,他可实在是太宽厚了。

    盛鸿自觉宽厚,但黎荞却是觉得盛鸿敛财有道,就这方子,卖五万两?

    那这些人家得制作多少水泥才能将这五万两给挣回来啊……

    好在他是水泥的“发明者”,这五万两银子他不需要交。

    而其他人家,明白盛鸿这是在给他们下通知,不是在和他们商量,甭管心中如何想,但都痛快交了五万两银子。

    靠着水泥,盛鸿轻轻松松给国库入账近百万两银子,这银子挣的比抄家都轻松。

    抄家还得大动干戈呢,此次他张张嘴就成了。

    盛鸿挣钱从未如此迅猛轻松过,他心情一好,大手一挥,又赏给黎荞一个庄子。

    这庄子挺大的,足足有一百亩,但距离盛京有点远,在京城的正北七十里处,但都是一等田。

    这个庄子原本是彭家的,彭家完蛋之后收归国库,如今上面栽种的是红薯和玉米。

    马上就是秋收,这一百亩红薯和玉米自然归了黎荞。

    突然得了一百亩田地,黎荞很平静,身为家有万亩田地的大地主,这一百亩田地已经无法在他心中掀起波澜了。

    但他回到家后,在饭桌上和家人说起此事,黎粮和王桂花、黎菽、郑屠户等人都开心坏了。

    盛京的百亩一等田,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小荞啊,你和竹哥儿的确挺难的,这盛京的家业一点儿都不比平城少。”

    黎粮深刻感受到了黎荞陶竹两人的不易,家里的田产时不时添一块,可夫夫俩人却是没时间实地瞧一眼!

    太惨了。

    他对黎荞道:“你放心,明天我和你大嫂就去这庄子上看看红薯和玉米。”

    “不着急,等我休沐,咱们一块去。距离盛京七十里路,挺远的。”

    黎荞不同意他的提议。

    “七十里算什么远?大不了在那边住上两日,你府上的人跟着,我和你大嫂还能丢了不成?”

    黎粮很坚持。

    一百亩红薯和玉米,那可是粮食山啊。

    他等不及。

    而且,盛京这边没有做粉条的,他想开个粉条作坊。

    当然,他不会影响平城那边的粉条生意,他就是准备留给自家人吃,顺带供应火锅铺子。

    现在火锅铺子里没有粉条这道菜,若是添一道粉条,那生意肯定会更好。

    “对,明天我和你大哥去看看红薯和玉米收成如何。”王桂花也道。

    一旁的郑屠户也帮腔,不实地看一看,那晚上肯定睡不着。

    “……行,我多派几个人跟着。”

    黎荞只能这般道。

    不过,让黎粮和王桂花在外面过夜,他还真不放心。

    可依照这俩人的性子,等到了农忙天,他们俩必定得待在田地里监督,免得佃户悄悄昧下粮食。

    既然距离无法缩短,那只能修路了。

    翌日,等盛鸿忙完了,他便对盛鸿说出了他的打算:“微臣想修一下通向自家田庄的小路,以方便往来。”

    “你自己出银子修?”盛鸿问。

    “是。修这些小路是为了方便微臣一家出行,那自然是微臣出银子。”

    “行,修吧,你随意修。”

    盛鸿答应的很爽快。

    这路又不是只有黎爱卿一家人行走,这路谁都可以走。

    多好的臣子啊,为了自家而方便万家,大盛的臣子若都这么慷慨,那他这个皇帝就轻松多了。

    于是黎荞准备修路。

    陶竹又派人去了那些急需工作的底层百姓家中,询问他们是否愿意做修路这份工作。

    因为要修的路多,因此所需的人手也多,但不管是哪一家,只要陶竹派人过去问了,这些人家都是愿意的。

    一日八十文工钱,不管吃,这种好工作可不常有,黎大人出手可真大方啊!

    百姓们积极响应,陶竹很快招够了人手,于是这几条路就开修了,凡是通向自家庄子的,每一条路都铺上了水泥。

    花费一个月,这些路全修好了。

    干净、平坦,至此,去自家庄子所花费的时间缩短了一半,而且在路上时的舒适度也大大提升。

    陶竹终于能带着三个小家伙去自家田地逛一逛了。

    自家的院子里虽然种了菜,养了家畜,三个小家伙儿不至于五谷不分,可蔬菜终究比不上庄稼。

    黎荞和陶竹希望三个小家伙多接触田地,多接触底层百姓,甭管这三个小家伙儿将来是做官还是经商,都要有大量的生活积累,要知道人间疾苦。

    此时已经是深秋,天气凉了。

    还没入冬,第一场雪就落下来了,而且下的还挺大,不过,幸好田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回来了,冬小麦也种上了。

    黎粮张罗着,准备开个小小的红薯粉条作坊。

    第190章 给平城修路 修全县城的路

    盛京这边没有红薯作坊, 黎荞原有的那七百亩田地,种的是玉米、小米等杂粮。

    还有一些西瓜之类的经济作物。

    但盛鸿赏下来的这个大庄子,红薯五十亩, 玉米五十亩。

    今年收成一般,红薯一亩地有个一千三四百斤,五十亩便是六万多斤。

    又是一座红薯山。

    黎粮打算开个小小的红薯作坊,以消耗这些红薯。

    当然,开红薯作坊最重要的是保密, 赚钱倒是次要的,想要保住方子, 那就只能买人。

    陶竹喊了人牙子过来, 又买下十多个人,如今是农闲时期,黎粮王桂花都是闲不住的人, 俩人也不爱做生意, 总觉得进铺子干活束手束脚浑身不自在。

    两人想做红薯粉条,那就开作坊吧, 肯定得让他们俩跟在三柳村时一般自在。

    不然的话,还不如让他们俩回村,这盛京的家业虽然需要有人打理, 但最重要的是这两人过的自在顺心。

    黎粮王桂花头一次买人, 俩人都很重视, 先是挨个起个名儿:黎薯一,黎薯二……黎薯十四。

    然后便是培训。

    红薯粉条的作坊准备开在城北, 城东寸土寸金, 拿来开作坊不合适。

    这夫妇俩为了让红薯粉条作坊早日开张, 对培训很上心。

    陶竹让黎小兰、黎瑜宁黎瑜安姐弟俩都过去观看, 他们仨都到了说亲的年纪,该学习如何管理下人一事。

    东跨院的两处院子已经修好,这两处院子都是四进的,除了下人们住的后罩房,前面三个院子里都有暖房。

    正好下了雪,一家子全搬进了暖房。

    黎粮王桂花黎菽等人第一次住暖房,虽然心疼每日所耗费的巨额柴火,但又忍不住夸黎荞聪明。

    虽然烧的干柴多,可舒适度大幅度提升,比只烧火炕舒服百倍。

    大冬天的,在屋子里穿春衣就成,不必裹得里三层外三层连胳膊都伸展不开。

    而且,这种暖房对小宝宝来说太合适了,郑浅浅黎大山刚出生的二儿子名叫二宝,黎夏和赵深的小哥儿名叫赵橘,橘哥儿。

    这俩宝宝在暖房里只需要穿个薄薄的小棉褂,白嫩的小胳膊,肥嘟嘟的小腿都可以露出来,不管是给他们喂饭还是洗澡都很方便。

    从前在村子里时,到了冬天,每个小宝宝都是包的只露出来一张小脸,大人根本不敢带着小宝宝出屋子。

    可现在在暖房中,宽敞的四五间屋子,每一间都暖烘烘的,不仅黎小睿黎长风黎云帆三个能跑能跳的小家伙可以自在的读书玩耍,两个小宝宝也是如此。

    另外一边的庄家也住进了暖房,三间宽敞的暖房,虽然不够一人一间,但白日里一家子都可以待在暖房中自在度日。

    李瓶在黎家铺子里做工,庄泉庄园断断续续的也一直在黎家铺子里做工。

    后来周芸怀孕,生子,庄园也忙着相亲,因此兄弟俩去黎家铺子干活的时间少了。

    现在庄丰收夫妇来了,这兄弟俩便又去黎家铺子干活。

    孟月爹娘也是闲不住的人,孟家如今租住的只是个一进的小院子,只靠着孟家大哥大嫂就能打理的整洁干净,孟月爹娘看无事可做,便也想去黎家铺子干活。

    孟月哪能答应呢,让老两口来盛京是为了享福的,可不是来干活的。

    争执了一番,最终孟月爹娘留在家里操持家务,孟月大哥大嫂去黎家铺子做工。

    很快到了休沐日。

    此时已经入冬,今日虽没有下雪,但外面干冷干冷的。

    一群来自河西府的老乡,又在黎荞家聚会。

    不过,此次缺了沈画。

    沈画生了个哥儿,这会儿还在坐月子。

    徐瑛难得休沐,自是在家陪他。

    黎荞这次修院子,特意在前院修了一个很宽敞的多功能休闲房,足足有三间,一间男人用,一间是餐厅,一间女子、夫郎用。

    黎荞家不受赌坊的限制,可以自在的搓麻将,斗地主。

    麻将和斗地主的魅力是真的大,连黎粮王桂花这种一心扑在田地里几乎没玩乐过的人都被吸引了。

    庄丰收和孟月爹娘亦是,不过孟月爹娘舍不得铜板,只愿坐在一旁看,不愿下场亲自搓几把。

    麻将桌上,自然是天南海北的胡侃,黎荞旧事重提,说起了码头那边的土地。

    若是庄家、孟家需要,他可以将那边的土地以微青县的价格卖给他们。

    庄文、孟月目前无力在京城开铺子买田地,但这两家都需要用银子,以至于两家人还得去他铺子里干活。

    就像是今日,孟家大哥大嫂,李瓶,庄泉庄园都不在,几人都在铺子里忙活。

    既如此,还不如在微青县买块地皮。

    “等码头修好,我肯定要在那边开鸭货铺子、点心铺子、炸鸡铺子,我有信心将微青县码头发展的红红火火,你们此时买下地皮,到时候甭管是开铺子还是租出去,那每年保底能有大几百两银子的进账。”

    黎荞这话音,庄丰收放下手中的麻将,一脸认真又有些不好意思的对黎荞道:“我正想和你说此事,之前小文在信里与我提过,此次来京,小文又提了一次。这事儿是你让利,对我们是百利而无一害。”

    “原本不想占你这么大便宜的,但盛京的房子太贵了。”

    “黎荞,此次得占你便宜了。”

    “以咱们的关系,说这个就显得生分了,我又不是免费把地皮给你们。况且,到时候店铺真开张了,肯定得让咱们村的人过去,到时候得麻烦村长你安排此事。”

    黎荞笑眯眯的道。

    他黎家的人,留京都不够,更别说是再分出去几个待在微青县了。

    他对微青县那边不熟悉,店铺新开张,肯定得让村子里的人先过去照应。

    等日子久了,再招聘当地的人。

    庄丰收闻言,拍了拍心口:“你放心,现在咱们村的人都历练出来了,能单独做生意的有不少。”

    “况且,咱们村适龄的男娃,几乎都在私塾读书。这批男娃,真正能考上秀才的不多,他们爹娘对他们的期许也不是考取功名,而是识几个字,好去你家做工。”

    “到时候你若是不想用上了年纪的乡亲,那可以用这批男娃,他们年轻,脑子活泛,也愿意离开村子去外地打拼。”

    黎荞要的便是庄丰收这个保证,现在庄丰收给他了,他心里自是松了口气。

    今后不用为微青县那边的人手发愁了。

    他笑着道:“村长,我黎家人少,需要村里人帮忙的地方有很多,我能一步步走到现在,也是靠了村里人。”

    在他刚刚做点心生意时,村里人按照他的期望去拦着陶树、黎黍、韩小雁,与他和平相处,这已经很好了。

    村人没有变着法子给他使坏添堵,而是与他互惠互利一起发家,他自然会念着村人的好。

    当年村人对他小心翼翼又尽力结交讨好,为的就是让他带飞自家。

    如今他在盛京算是站稳脚跟了,他不介意拉扯大家一把。

    “也不知我还能为村人再做些什么,若是有需求,大家伙儿尽管提。”

    “现在家家户户都富足,没什么难事。路吧,早就修好了,水井吧,村子里已经打了不少,家家户户灌溉时都很方便。私塾也另外请了两名夫子,足够教导村子里的孩子。”

    庄丰收一向严肃的脸上,这会儿挂上了笑容。

    三柳村如今的日子,只要他提起来,那就忍不住笑,这换哪个村长能憋住笑?

    反正他是合不拢嘴。

    “现在乡亲对目前的日子很满意,不需要你再做些什么。”

    此前村子里的人讨好黎荞,唯恐黎荞飞的太远他们够不着以至于不能沾黎荞的光。

    可现在如果真让他们离开三柳村前往陌生的盛京,那十个人里面有一半人都不肯。

    没看黎粮、王桂花此前都不是很想来京城嘛。

    对于三柳村那些在土地里刨食了半辈子的人而言,此时的日子已经前所未有的好了,靠着红薯和红薯作坊,家中再养点家畜,亦或者是去鸭货铺子做工,村子里家家户户每年保底有一百两银子的收入——当然,陶树家除外。

    若是家中人多壮劳力多的,那一年能挣二三百两银子。

    这个收入,足够一大家子顿顿吃白面馒头还能再来半斤肉半斤小酒。

    这种好日子,搁从前那是梦里都没有的。

    而且,现在村人不仅有钱,也都挺骄傲,他们村出了个黎荞,出了个庄文,还有红薯作坊鸭货作坊,外村的人想方设法要嫁到他们村,要和他们村扯上关系。

    可以说,村子里的人,在精神上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物质上有酒有肉,精神上日常被外村羡慕、讨好,这种好日子令人满足,令人沉迷。

    在村子里的日子这般舒服,何必跑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去挣前途呢?

    哪怕有黎荞这位三品大员做靠山,村子里也有很多人不愿来盛京。

    在黎荞离开三柳村到盛京的这几年中,一开始不少人总是以玩笑的口吻询问他和黎粮黎谷几人,想知道黎荞、庄文什么时候带飞他们。

    可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大家伙儿的日子越来越好,问这个话的人慢慢减少了。

    现在三柳村众人的日子已经算是飞了。

    所以,三柳村有相当一批人不愿意离开村子,不需要黎荞做什么。

    不过,也有一批人愿意离开村子。

    人往高处走,三柳村的人从外地人口中知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有多精彩,再加上还有黎荞、庄文在,若是黎荞、庄文肯拉他们一把,那他们定然愿意离开三柳村去外地的。

    但是,今日黎荞特意指明了微青县这个地方,那黎荞就不需要额外再做什么了。

    微青县就很好,等将来大运河开通,灰泥路修好,那不管是回村子还是北上入京,都很方便。

    黎荞不需要把村人带到盛京。

    以盛京的繁华和物价,村人真来了这里,那心里必定是要敲退堂鼓的。

    不如留在微青县,离家近,挣的银子也不少。

    黎荞听完庄丰收这一大长串话语,略一思考,而后道:“那我把我当年读书时的笔记给村子里的孩子印刷一下,虽不知具体能让他们提升多少,但肯定能让他们少走一些弯路。”

    “诶?这是可以的么?”

    庄丰收闻言先是一喜,但很快扭头看向了旁边屋子。

    那屋子里正传来黎小睿欢快的笑声。

    “你考状元的笔记,应该是你家的不传之秘吧?”黎家现在的娃娃也挺多的……

    黎荞闻言失笑:“我这笔记的确有几分价值,但每个人到底能学到多少,那得看个人的悟性。况且,我这笔记总结的都是四书五经三史三传的内容,主要是方便背诵理解。”

    “真正影响众人能否考取功名的是圣上出的策论题。但圣上出策论题的规律,我早在文哥考秀才时就总结好了,这会儿早传遍大盛了。”

    “这样啊……行。”

    庄丰收闻言放了心。

    随后又代村人感谢黎荞,他上辈子真是积了大德了,这辈子村子里竟出了黎荞这么一个人物。

    不仅让他儿子考取了功名,还带飞全村。

    今后他也得多做善事,不然真怕配不上这份福气。

    一旁的孟月,此时终于插得上话了。

    “黎兄,那我也厚着脸皮占你便宜吧,我家也买块微青县的地皮。你看你总是不忘拉扯乡邻,和你比起来,我实在是没脸去见村里人。”

    他能考中进士,他村子里的人没帮他什么,他和他村里人的关系远不如黎荞—三柳村这般亲密。

    但是,发达之后回馈乡里,这是人之常情。

    而且,这几年跟在七皇子身边,看七皇子为了大盛为了百姓殚精竭虑,他也被影响了不少。

    他身为大盛的官员,他有责任造福百姓。

    可实际上,他连家人都造福不了。

    他当官几年了,家里人依旧苦哈哈的务农。

    这次他爹娘来京,看着二老头上的白发,脸上粗糙的皱纹,他心里真的难受坏了。

    他既然无法让二老抱上孙子,那他便让二老先过上富足的日子。

    是以,他也不和黎荞客气了,这个便宜他就占了,等以后有能力了再还。

    “诶,你终于想通啦。”

    黎荞闻言有些惊讶,但随后立马点头:“没问题,你想买几亩就买几亩。”

    “我手中银子有限,也买不了多少。我家人也不是做生意的料,我看到时候八成是租出去收租子。”

    孟月苦笑。

    “不过,只要能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再帮乡亲们一把,那我也顾不上脸皮了。”

    “什么脸皮不脸皮的,你说这个就太生分了。”

    黎荞摇了摇头,又好奇的问:“你想怎么帮你的乡亲?”

    “如你一般,先修路。灰泥是个好东西,到时候把村子通向县城的路修成灰泥路,这样村人去县城卖红薯时就容易许多。”

    “这样啊……”

    黎荞恍然,但很快又道:“那我干脆也修路好了。”

    “你修路?你们村的土坯砖路早就修好了呀。”孟月道。

    庄丰收也忍不住问:“你要修哪里的路?”

    “修全县城的路。”

    “啥?”

    孟月眉心一皱,怀疑自己听错了。

    庄丰收、庄文、黎粮、孟父几个人也都是一惊,修全县城的路?

    “现在我在全县城都有田地,因为道路不好,我家的人去这些田地里监工要耗时很久。而且,全县城的红薯都需要运送到县城的红薯作坊做成粉条,我既然从红薯作坊拿分成,那我干脆把全县城的路都给修了吧,反正有灰泥。”

    黎荞笑眯眯的解释。

    他的根已经不只是三柳村了。

    现在整个平城都算是他的根。

    孟月穷哈哈的还不忘给村人修路,那他这个百万巨富干脆把全县的路都给修了。

    一是方便他自家,二是挣个好名声。

    盛鸿肯定乐意他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