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项小说网 > 网游小说 > 卫宁在宝莲灯前传搞事业 > 第366章 地仙之议
    自此卫宁主掌军政,向来执法从严,众神无不心中畏惧。



    只是她却不是一味严厉,也是善听人言的。



    如果有人能以天条、通律从旁辩驳,无论是王母亦或下官,哪怕是犯律之人,只要说的有理,卫宁也会从谏如流,依律将刑罚改判。



    而且她对天庭将官从来一视同仁,不分亲疏远近,官职高低,一律依条律赏罚处置,没有冤屈或宽纵过一人。



    一年之后,天条之规、通律之罚、司法天神之裁决已经深入人心,提天条则必提通律,彼此水乳交融,密不可分。



    卫宁威望渐浓,一令既下,众神莫敢不从。



    天庭上下对她或畏惧或叹服,不一而足。



    眼见时机已到,卫宁将早就筹谋良久的计划于大朝之上揭晓。



    元日大朝,司法天神上奏:有鉴凡间兴旺、生灵繁茂,于三界大有裨益。奈何有精怪邪祟遁入城镇民居,施邪术修邪道。天庭监察不及,常有凡人生灵丧命损灵,司法天神府多有凡间告冤叫屈之事。此事有干天和,有损天威,有碍民生。因此请立城隍、土地、灶神等地仙之职,以解凡间生灵困苦,以舒低阶兵将神仙之志。



    此议一出,凌霄宝殿一片哗然。



    卫宁退回站位,静听殿内众神议论纷纷。



    高高在上的玉帝如往常一样在打瞌睡,王母笑容不改,静候众臣肃静。



    这件事不是小事,卫宁自然是提前和王母禀报过的。



    人族逢盛世,繁衍生息,聚众而居,村镇渐增,一片兴盛繁荣之势。



    这是好事,奈何人族孱弱,总有邪祟精怪行不轨之事。



    因其隐匿凡间,天庭无暇细纠,竟有愈演愈烈之势。



    近两月来,司法天神府每日能有苦告鸣冤之事上百。



    卫宁因此招了秦广王一问,果然有异。



    近年来地府冤魂倍增,轮回之所的啼哭鸣冤之声几乎不绝于耳。



    地藏菩萨与十殿阎罗有心探查却无力出手,正汇总各处,预备上天禀报。



    卫宁听的蹙眉,心中却无多少波澜。



    人族兴盛这是大势,可人族孱弱也是事实。



    妖族混乱,邪祟多生,人族注定多事。



    正是体谅这一点,卫宁当初才让曜园众将以诛妖邪,除恶鬼为主责。



    自封神榜公布,众神就职,曜园也早早功成身退。



    天庭治理三界,人族福祸是天庭的责任,卫宁早已经细细想过该如何解决此事。



    封神之后,众神分布各处,各有职司,抓的是三界大事,根本无暇也无力处置这些细微小事。



    而且天庭事务日渐繁杂,人力逐渐不敷使用。



    幸而得道飞升天庭之人每日都有,可以填补空缺,这才缓解了这一尴尬。



    想再抽调人手下凡间任职,一是乏人,二是无人愿意自降身份,从天上到地下。



    所以虽然卫宁有心设立新的官署,主管人间各处,却久久没能实现。



    幸而她不是拘泥之人,政界乏人,军中可是人员可是不缺的。



    因天庭兴盛,几乎没有战事,天庭有近七十万天兵天将近乎闲置。



    卫宁初任职时,天庭各处,共有大军六十万。



    封神大战之后,有渊源者入榜为神。



    无因缘却有功德者亦飞升成仙,入天兵营为低阶天兵。



    加上各神官天将总有部将从属需要安置,大多是选择的入军营。



    因此虽无战事,不过半年,天兵营增兵近十万。



    这不算大事,卫宁既不能也不好阻止。



    可军中冗杂,人员浪费,长此以往这也是个问题。



    于是卫宁就把主意打到了天兵天将身上,准确说来,是低阶天将和天兵。



    天庭无战事,军中升迁几乎无望。



    总有上进之人不甘混沌度日,有心求变求进。



    百中选一,总能选出合适的人去凡间任职。



    此非一日之功,需得早做布置。



    因此军中除了循例的操练外,卫宁下令增设天条、通律、初阶阵法、符纂咒术等课业。



    授课之人由天庭众神自愿申报,应者只需尽职尽责,可领双俸。



    并明令,参加课业为兵将自愿,无任何限制,亦非年考所需,于休沐日、下职时授课,各营将官不得勉强亦不得阻拦,违者依律严惩。



    这些课业于修炼有成的神官天将不值一提,针对的是低阶天将及天兵们。



    对于那些无资格研读律令、无门路修习道法的广大天兵们,这无疑是个仁政。



    神官天将们赞上一句司法天神仁慈,也就再不关注了。



    王母也饶有兴致的问过卫宁,她只说一句天兵众多,无一技之长,升迁无门,恐生怨愤。



    施此法并不费时费力费事,不过让他们有些指望,无暇多思而已。



    王母对此一笑置之,再不关注。



    初设之时,授课听课者均是应者寥寥。



    军中有怕辛苦的、有随波逐流者,每日操练已经耗尽心力,哪有余力再去听课。



    可将近七十万天兵,万中有一,总能有近百人愿意一试。



    卫宁于是让破军在军中挑选有一技之长者暂代讲师,让此仁政顺利施行。



    随着天庭的目光不再关注军中,偌大天庭总有好为人师或囊中羞涩者,授课者不缺。



    听课者也在逐渐增加,至半年后,差不多有近千人坚持不懈,日日不辍。



    见此情景,卫宁和有识之士也为之欣慰。



    时机日渐成熟,凡间事多,她终于向王母提及了对凡间的打算。



    地仙为神仙末流,王母根本不曾放在眼里。



    听了卫宁说的凡间的事,她也有心管上一管,显显天庭的志气,杀杀妖族的威风。



    因此王母对卫宁说的设立地仙的处置很是赞成,唯一忧心的只有人选。



    天庭众神仙,最低阶的天兵都属天仙之流,怎么可能有人愿意自降身份。



    于是卫宁提出在朝会上提出此议,让众神集思广益。



    至于地仙身份低微,她提议将地仙统归一处,设在司法天神府辖下。



    然后明确地仙升迁细则,提升地仙升迁效率。



    有司法天神府为凭,不虞升迁无望,以期鼓励有为之士踊跃下届。



    王母深觉有理,欣然答应,然后就有了卫宁元日大朝上奏之事。



    喜欢卫宁在宝莲灯前传搞事业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卫宁在宝莲灯前传搞事业(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